八、 刻苦耐劳
我听善人这样说过:
我们朝阳县里团山子村高石匠的女人,非常肮脏,雇不到做活的,就是雇到,做不了几天也都不干了。只好出大工价雇人,我也是为了多挣几吊钱,答应给他做工。别人都劝我说不中(不可以),我说不管怎的,我也要做完,决不能像别人那样有始无终。
上工时,到他家一看,实在太脏了!锅台灶下肮脏得不像个样子,一年到头,也不淘(洗刷)一次水缸,都有了味道。还有三个孩子,在屋里拉屎撒尿,遇到做活的(工人)回来吃饭,就拿东西盖上,等吃完饭,才唤狗吃,也不擦一擦,臭烘烘地熏人,苍蝇总是嗡嗡地。做的饭菜,不是酸了,就是臭了,简直咽不下去!我头三天,没吃过一顿饱饭。后来我就立志,吃饭的时候,不用眼睛看,不鼻子去嗅,还自己说自己--我才做几个月活,若是娶了这样的女人,该怎样呢?我每天园子里去,采些青菜充饥,还尽力做活(做工)。所以东家逢人便说:"我们家做活的,真是世上少有的人!"众人都佩服我有耐性,争着雇用我。
清光绪九年(癸未、1883年)王善人二十岁
九、找好处
春天旱,入夏以来却闹起连阴天,老不放晴,地里长满了杂草,不好铲(锄草)。东家只好出大工价,多雇人工。我和几个人铲地,过路的人对我们说:"这地真愁死人啦!"有一个同伙的答言说:"哪儿的话呢?这才是卖工夫的养老儿子啊!"(有儿养老,生活无忧。草多工资高,生活也可无优,有如养老之子。)大家听了,都哈哈一笑,我听这话很有意思。我才知道凡事都有好处,正面找不着,从反面去找。能从反面找着好处,才能免去烦恼。从这以后,我每逢遇到苦恼的事,就向反面去找好处。不但自己没有烦恼,还用这种找好处的方法,劝好了很多人。
清光绪十年(甲申、1884年)王善人21岁
一○、问"做活的道"
后四年期间善人在锦县城西十里台张家做长工。
善人说过:
我在锦州城西十里台张表兄家扛活,离家一百三十多里地,连做了四年。上工后,张家表侄叫我吃饭时喊道:"做活的,吃饭了!"我听了心里不高兴,因为以往都是叫表叔,才一上工就换了称呼。暗想--谁给起的这个名?怎么这么难听呢?以后我天天想--"怎么叫做活的呢?"总是想不通。我便一面做活,一面问天:"怎么叫做活的呢?"耕地时,便问牛:"怎么叫做活的呢?"问来问去,因为心念专一了,连对面的人大声说话,我听到的声音都很小,像听电话似的(当时科技没有现在的水准,电话中声音不清)。问到九十多天,对面的人说话,只看见嘴动,连声音都听不见了。问了一百天,才问明白了,这是"天命"啊!人做活,要"做活了",不可"做死了"。在东家方面,因为有做活(做工)的,园子、地里的菜蔬粮食才能种起来,一家人才能生活;在做活的这一面,因为有活做,才能挣到钱,养家活口,活己又活人。不只是这样,做活的若是能把东家的事事物物,尽心竭力的做好,叫东家佩服了,一旦遇着急难,东家准能帮忙,这就是"主有仁,仆有义。"虽是东伙(雇主和工人),无异至亲好友,一心一德,相爱相助,这才叫"做活了"。若是只顾多挣工钱,少做活计(工作),又挑剔吃喝,身是东伙,心似路人,做活再马马虎虎,走一处弃一处,这就叫"做死了"。
我自从向天问明白"做活的道"以后,又明白东伙就是君臣,必须君敬臣忠,才合道理。我是由忠字门进来的。又问父道、子道、兄弟道、朋友道、姑娘道、媳妇道、老太太道,我才知道,人要想享谁的福,必得明白谁的道。比方说当父亲的,不明白当儿子的道,不但享不着儿子的福,反而生气惹恼的受罪。所以中庸上说:"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我虽是个极愚笨的人,没念过书,可是听人讲一个字,我就行一个字,再加上格物的工夫才贯通了的。
一一、忍辱
我扛活时,打头的(领工)和东家,对我都很好,就是伙计(雇工)里,有一个人常欺负我,我不理他。有一天另外一个伙计同情我,抱不平,在休息的时候,当着众人对我说:"王老二,你太老实了!像你这样,怎能在外边闯呢?你不用怕他,谁再欺负你,就和他斗一斗,我帮着你。"我说:"我哪是怕他呢?我离开家一百多里,在这扛活。我好好地做活,我妈还天天挂念我呢!若再和人打架,万一传到我妈耳朵里,不就更不放心了么?我是怕我妈惦念我,着急上火,才学老实,我哪是怕他呢?"
欺负我的人听了,当时就面红耳赤的,以后也不再欺负我了。
一二、立志学异样人
我听善人这样说过:
我在十里台老张家扛活时,有一天,东家的同族,为了分家争产业,弟兄们争吵起来,拿刀动枪的,险些闹出人命。我从中尽力劝解,总算没出乱子。事后我想,他们是为谁争呢?想来想去想明白了,他们是为老婆孩子们争啊!当时我正在抬粪,正好抬到粪堆边,我把粪筐一倒,就大声说:"我非当个异样人不可!"(决不为妻子争财产,伤手足之情。)和我一起抬粪的伙计,瞅瞅我,也不明白我说什么。
老东家因为和我家有亲戚,对我太爷(曾祖父)生前的事,知道得很详细。他常对我讲说,我太爷是读书人,精通诗文,还写一笔好字。每到石冻腊月、快过年的时候,左近市镇的商号和大户人家,都接他去写对联(春联),所以远近知名。他讲得很有意味,我心里暗自叹息!我太爷那么有名,我却目不识丁,将来有什么脸面,到地下去见我太爷呢?我是没法读书了,将来我有了儿子,就是要饭吃(讨饭),也要叫他读书。
清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年)王善人22岁
一三、会"俭"字
我听王善人这样说过:
我自己常想,我人又矮又笨,全仗给人扛活,才有学活的机会。再看人家怎样待人处事,都有些什么好处,我是天天学,天天知足,越做越起劲。
我常看见,做活的找活,东伙(雇主和工人)在讲工价时,互相争论,有的因为差钱无几,竟讲不妥。我就暗自立志--我今生一定当个不讲价的做活的,不论到谁家做活,从来不讲工价,东家给多少算多少,可是做起活来,还特别卖力气,绝不为了工价小就马虎。这么一来,头一年的工价,似乎少些,第二年就增高了许多,东家也没亏待过我。我自己还常想,像我这样一个又矮又瘦的人,东家肯给这些钱,可真不少!
张东家是读书人,每逢看我们做活,就给我们讲故事,伙计们都不爱听,我倒听得津津有昧。有一次听他讲"吴保安弃家赎友"和"羊角哀舍命全交",我心里就暗自说,看我的!(决心要效法古人的行为)
我在张家还学会了一个"俭"字,春天出外扛活,我妈给我做两双鞋,我仔细(小心)穿,省下一双,卖两吊钱,再加上七十吊工钱,一年七十二吊钱进家,我连一文钱也不花。所以我常说:"人若用良心做三年活,不胡花乱用,准有积蓄。"
一四、感化内东家
王善人说过:
东家奶奶(雇主之妻,又称内东家)好骂人,骂她儿子能连骂三天。我想一个人总骂人,不是好事,可又不好劝她。
四月二十八日(农历)庙会,照例该放工(休假),早晨还得种一气地。她打发小儿子去看我们种完了没有?她想要种些包米(玉蜀黍)。她儿子也没对我们说,看完了回去,也没向她说,我们又不知道她的心意,把犁解了。她就大骂起来,我听她骂儿子,才知道原委。我在伙房吃犒劳(打牙祭),大师傅(厨师)来盛一次菜,我问一次:"她还骂么?"大师傅说:"骂呢!"连问了三次。
我吃完了饭,走到上房前面,大声地说:"别骂了!气死位老太太,我们可担不起。"我又招呼伙计们说:"走!给她种包米去!"她出来说:"今天放工,可别再做活!"我说:"不要紧,今天是我们的工。"她拦也没拦住我们。种完了,我们去逛庙,她又说:"今天晚了!明天再去吧!"我说这是我们的工,耽误点不要紧。她觉得过意不去,故意说:"今天没钱给你们!"我说:"不用钱。"说着就走,老东家背着几吊钱赶来。我对伙友们说:"我们挑人家的礼,别叫人家挑我们的礼,晚上还得早点回去,做些零活。"一边说话,一边慢慢地走,怕累着老东家,等他赶上,把钱分给我们,又陪我们游逛了一天,晚上乐哈哈地回来。东家奶奶也乐了,以后她也不骂人了,反倒时常劝我不要生气。我说:"我哪有气,我是为了你们一家和乐。"由于这一桩事,我才明白,悟谁的道,谁就听你的话。
有一天,少东家打他弟弟,他妈和妹妹都哭了。我就不让了,我说:"你是打你兄弟么?你简直是打你妈呢!你妈为此事痛哭,你能算孝么?"他一听,立刻就不打了。你看我这做活的,还管东家呢!这正是尽忠。一般人都是习而不察,才看不出窍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