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布施(DANA 

作者:Visuddhacra 法师

译者:陈琊阀先生 

巴利文“Dana”被译为布施、慷慨、慈善或大方。它是佛法中三大主题(布施、持戒、修禅)之一。因此,已强调了布施的重要性。佛教徒应注意同时培养优良的布施精神。这是迈向灭止贪(注1)、嗔(注2)及痴(注3)之第一步。第一项布施之举动,反映了无贪、无及无痴。布施进行时,我们心里充满慈(注4)及悲(注5)。因此,那时刻,贪、瞋及痴不能呈现:

布施这词是广义的。它的含义不止于布施给僧人。不止于布施贵重物品,也不止于布施以金钱来衡量的东西。我们可进行非物质布施;它往往也超越了物质布施。这意思是说,当我们以仁慈的心互相对待,我们就是正在布施仁慈、温顺、舒适、安宁、快乐等等。因此,我们可以布施仁慈。举个例子,我们可以以同情的心情倾听那些苦闷的人诉说心事。同时,安慰和鼓励他们。对于一个处在苦闷的人来说,我们能拨出时间倾听他们的诉苦,总比他接受物质布施来得重要。因此,我们生活在一个团休中,务必互相照料及关心,若有能力,我们应伸出援助之手。我们也可通交雅,缓和的语言布施仁慈,不说严厉及仇怒的语言。这样可使听者带来愉快。有一首诗如此说。

忠言数句值千金

在人生旅途的斜坡上

使弱者,厌倦者

更坚强,勇敢地奋斗

因此,在往上的生命旅途中

让我们散布四方

仁慈的语言

就象黑暗中,阴天里

普照的阳光。

当我们把快乐带别人的生活中时,我们就是正在进行一项相当有意义的布施。这就是超越物质布施的意思。举个例子,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一位名叫Payasi的太子向苦行者、婆罗门教徒、旅客、乞丐及贫苦者布施。他所布施的是碎米、酸腐的麦片粥及粗糙的衣物。一位名叫Uttara的年青婆罗门教徒负责分配这些东西。有一天, Uttara在Payasi太子背后批评他。太子就召他来审问:“你何你如此批评?Uttara朋友,难道那些希望获得功德(注6)的不期望从各自的善行中得到回报吗?” Uttara回答:“大王,你所布施的碎米及酸腐的麦片粥,您连脚都不想被沾上,更别说吃了!您所布施之精造衣物,连脚您都不想踩在上面,更别提穿了!”dayasi太子听后,指示Uttara重新处理及提供较好的食物与衣服。Uttara也就照指示行事。

Payasi太子逝世后,他出生在一个较低天界(注7)的一间空楼里,Uttara出生在较高的天界,成为三十三天公之一。这是因为Payasi太子不甚情愿地进行这项施舍,没亲手布施,也不很关心。

在长阿含经部(Digha Nikaya)(注8)的Payasi经里说明了真正关怀与关心的重要性。因此,在进行布施时,我们有必要培育慈心及悲心。

佛教徒被教导布施食物、袈裟(注9)、医药及佛寺给僧团(注10),原因是僧团被认为是一种福田(注11),是值得我们护持的。佛教徒护持僧团的做法是可以被理解的,因为僧人能学习及护法,以使佛法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没有佛法,佛教也就灭亡了。僧人受持二百二十七戒以清净其意,因此,僧人通常都会受到佛教徒的支助。

不过,真正的布施,不只是施舍给僧人而已。我们也必须在佛友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表示关心 与关怀,同时互相扶助。若有佛友面对困难或需要帮助,只要我们能力所许可的,我们应该要有反应,要有行动。此类之慈心与悲心也应扩展至整个社会。我们可以自己能力范围内慷慨地布施于医院、安老院、残障学校及其他慈善机构。我们也可以同心协力设立此类慈善机构。这种胸豁达之态度将使我们的生活更具意义,更充实。

 

意志力

布施者,在布施前,布施进行的刹那间及布施后应心生欢喜。例如布施食物给僧人,在我们布施之前和正在筹备阶段,应心生欢喜。我们应了解,同时感激我们本身所想的、计划的及所做的,因为这些举动都值得赞扬,也是有益及圣洁的。我们应为这事情而高兴。在布施进行中的那一刹那,应心生欢喜,同时对本身的举动保持正念,不可心不在焉。以后,每当一想起这布施之善行,我们也应感到高兴。

有些人却没有上述之态度。举个例子,他们有打算要布施,可是却不去完成。有时布施正在进行时,他们无正念,心猿意马;也有些人,布施后,却后悔。如此,果报就有差异了。在经典里,曾有一个布施给僧人后悔的例子,这个人下世再生于人道。但,只因他吝啬了,所以他虽富有却享受不到财富。因此,我们必须小心,在布施前,布施之刹那及施后,都应该要保持那圣洁的意念。

 

笃信因果

布施者也应了解因果(注12)关系。我们知道我们是自己行为之主人。我们将承担自己所造的业。所谓:“善有乐报,恶有苦报”。若在布施的当儿,我们相信因果,这种布施是具有智慧的。因此,将来或来世,在我们享有这果报的同时,我们也具有智慧。不了解或不相信因果,也将能使我们的禅修受到挫折。执著于邪见,将使禅修进展受阻碍,难以体验更高深的智慧及涅槃(注13)。

 

决心

另一个主要之因素是决心(Adhitthana)。每当我们做善行时,我们应热望体验涅槃――灭止一切苦。在缅甸的传统中,一个人在做善行是,许愿,希望将来能健康,富有及证入涅槃。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修禅。有了财富,才能做布施,才能预备良好的修行条件。对于僧人来说,这意味著:他将不会缺少使他生存的四资足(袈裟、食药、医药、住宿)。长寿也是需要的,以使我们能利用这些时间获取功德来帮助我们灭止痛苦。最终,我们在朝向涅槃的道路上引进这些辅助因素。当我们的心如此决意安排后,它将不耽搁,也不脱离正道地朝向这个目标前进,有利于禅修的条件将会出现。在修禅的当儿,将会顺利,同时进步神速。因此,重要的是,每当我们做布施或持戒之善行时,必要热望证悟涅槃。只是渴望财富或出生于珍界是无远见的。

只要我们还轮回于苦海之中,我们就不能避免生、老、病、死及种种苦恼。即使我们出生于天界,我们还是有危险。享完天寿后,有可能出生于四恶道(注14)。有正思惟(注15)之佛教徒是会坚决地要达到那高尚智慧及无上快乐的涅槃。当证入涅槃  时,名色(注16)就灭止。名色灭止也意味着灭止了一切的痛苦,这就是一种极大的安慰,犹如我们放下了在那无数生命中背驮着的沉重包袱。就象扑灭了大火:

Nibbanti bhira yathayam padipo,”(圣者的消失有如一盏灯)。

因此,如要有适当的热望,我们可以诵一句巴利文经:“Idam me dan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意思是,希望我年做的布施,成为证入涅槃    的条件。每当我们履行善事时,我们就获取功德(punna)。因此,我们也可以诵:“I dam me Punn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意思是,愿我所获取的功德成为证入涅槃   的条件。

同样的,当我们持戒时,我们也可诵:“意思是,愿我持守戒律(注17)成为证入涅槃   之条件。

 

回向功德

在履行布施或其他善行过后,我们应回向(注18)功德。这做法是很有益的,因为回向功德原本是一种善行。在回向功德时,我们将享受那带着慈悲的心境。那些还在世的,或已去世的亲戚、饿鬼及天神若能知晓我们回向此功德,而同时与我们一起生欢喜心,也将获得益处。心生欢喜能使他们获取出生善道的识(注19)。因此,每逢我们履行布施或善行时,我们应在心里或口头上回向功德给予一切众生、双亲、配偶、孩子、亲戚、朋友、天神及饿鬼。以巴利文诵出的回向是:“Gmamno punnabhagam sabba sattanan ca sabba mittanan ca sabba natinan ca sabba petanan ca sabba devatanan ca bhajema Sabbe satta sukhi houtu.”意思是,我们回向功德于一切众生、亲戚、朋友、饿鬼及天神。愿一切众生快乐。缅甸人还加上一句:“愿一切众生分享这些功德。善哉!善哉!善哉!”

 

受惠人

那些向在家人接受四资足的僧人也有他们的责任要完成。僧人应知晓,那些布施食物者不是自己的亲戚,他们也没有负债的责任。他们也不是为了使僧人过得更写意而布施食物。其实,他们的布施带有如此的希望:“愿这些有德行的僧人身心健康以继续那圣洁的生活,同时修禅以脱离苦海,愿我们(布施者)也从他们的善行中获益。”因此,这些受惠之僧人唯有通过精进进,研读佛法及修禅清净意念来报答信徒们。如此,信徒们才能从僧人圣洁的德行或其精进修中获取功德。大家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在世时,那些只不过布施一汤匙饭给佛陀及四果罗汉的信徒都能出生于天神界。

释迦牟尼佛也劝告信徒都能出生于天神界。

释迦牟尼佛也幼告僧人在进食时应保持正念(注20)而不要起贪念。他们进食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健康,以便能够学习佛法而不应执著食物的味道。同样的,他们也应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他们所用的袈裟或其他四资足。

经过一段时期研究及学习佛法后,这些僧人将依据本身的能力向信徒宏法。如此,信徒将能学习佛法,学习安宁的生活及朝向证入涅槃    。因此佛法将能持久,僧人与信徒之间的联系更有意谘及更有成果。

佛说,当我们布施食物时,其实我们是正在施于五种东西,即是长寿、美丽、力量、快乐和知识。如果没有食物,我们不能生存,没有食物也将影响我们的外表及脸色。食物提供力量。若是我们饥饿,就不能享受人生,得不到快乐。有了食物我们就能充实自己或修禅以证得智慧。

同样的,布施者将在这世或来世享受他布施的德行所带来的五种果报——长寿、美丽、力量、快乐及知识。按照因果定律,这就是善有乐报。

 

布施品

对于布施,我们只能布施我们能力范围内所允许的东西。那些经济来源有限的,必须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其没有能力随心所欲的布施。布施,不只在乎于布施品的价值,布施的心意也是重要的。若一个人在坚强的意志力下布施,同时带有纯正的念头,慈心及同情心而布施品是通过诚实的手法赚钱买来的,那么,这布施纵使小,将胜于那些带有侮诬的布施或通过不正当手法赚钱买来的布施品。一位诚实的贫苦者所施舍的一块钱比得上一位不诚实的富翁所施舍的一百万块钱。在杂阿含经部(Samyutta nikaya)里有一首诗这样解释:

生活尽管穷苦,举止行为——他诚实

生活尽管窘迫,却足以与妻湖口

仍从将空荡的贮藏室,找出物件来布施

上千之布施主,上万之施舍品

比不上他的小布施

为何此丰裕,慷慨之施舍

不比那穷人之布施?

为何众人之千万施舍

比不上他的小布施?

有些人布施时不持正见

殴打、谋杀致人于苦痛

此施舍受泪水及种种打击所玷污

比不上忠直之布施

因此千人之千万施舍,在价值上

比不上他微小之布施

除此,还有其他因素。例如,准备布施食物的种种问题。亲身到寺庙来布施与通过别人做布施是有差别的。因此,那些特地拨出时间来准备及进行布施者应知晓他们正在累积不小的功德。当这种果报成熟时,他们将享有这种乐果。

布施,也应带有智慧,同时也要了解僧人之戒律。就象上座部(Theravada)僧人,他们是过午不食的,因此;信徒不应该在午后布施食物于僧人。有些僧人抽烟或偶尔在午后晚间被发现在店里进食等,都是不遵守僧人之戒律的。他们损害了佛法住世期(Buddha Sasana),也令有正思惟者批评僧人,以为所有的僧人都有这种不相称的行为。由于如此,那些认真地遵守戒律的僧人,本身虽无任何过错却被连细及看轻了。

信徒应知晓僧人之戒律,在布施时也应常有智慧。举个例子,布施香烟给僧人是不适当的。若僧人讨香烟,他们也就是正在要求不被允许的东西。其实,信徒们可以有礼貌地向正在大庭广众中抽烟的僧人这样说:“我所敬仰的尊者(注21),请允许我提醒您:“您依靠信徒之扶助,除了托钵及信徒之布施,您不有挣钱维持生活。那么,通过抽烟把信徒所辛苦挣来的钱燃烧掉是恰当的吗?难道对别人,尤其是年青一代的,不是树立了坏榜样吗?”

“尊者,香烟已完全被证明对身体健康有害。除了您本身健康受影响,您的信徒及其他人的健康也因吸入这些有害的烟而受影响。尊者,我们鼓励您以正确之态度接受这劝告,从此戒除烟瘾。”

释迦牟尼佛也禁止僧人算命,卖符咒或卖护身符,因为对僧人来说,这都不是正命(Micca ajiva)(注22)。在泰国、缅甸等佛教国家都有一个政府或授权当局所支柱的僧团委员会来审查这些乖离正道之僧人。在泰国,僧团委员会首领(Sangharaja)一向来都对乖离正道之僧人采取行动,甚至下令他们脱除袈裟。在马来西来,没有僧团委员会,也就不能对那些“无赖”之僧人采取行动。因此,信徒应会辨别,同时应了解僧团之一些戒律。

 

服务工作(Veyyavacca

进行服务工作也是,种布施,例如扫寺庙、煮食、服侍、洗碗碟、整理、打理花园等。巴利文称为Veyyavacca.此习惯在缅甸很普遍。虔诚之佛教徒到寺庙或修禅院去进行服务工作。学校假期期间,男女学生也到修禅院去修禅,有些甚至落发成为短期出家之沙弥(注23)及沙弥尼(注24)。修行过后,他们将留下或继续定期地到来进行服务工作。当我还在缅甸时,我遇到一群上了年纪的缅甸人,他们告诉我说,他们三十年来都风雨不改,连续不断地在每个星期日到一间修禅院去打扫及清理。曾有一次,在我居住的寺庙里,正在进行填土工程,一群打扮入时的少女恰好到来寺庙,她们发现填土工程正在进行中,就迅速地加入工作队伍,并把装满泥沙的桶抬在肩膀上,似乎不在乎本身及美丽的衣著受泥沙的玷污。

在缅甸,佛教之传统习谷当然是很稳因的,对于获取功德之举动,人民都自常Veyyavacca被认为是一种能获取功德之善行。在经典里也有记载人们因筑路、筑桥等之服务工作,得出生于天神界。缅甸人是笃信佛教传统的,因此乐于服务工作。有时,他们被告知不需要进行某项服务时,他们将抗议地说:“尊者,请您给我们机会职取功德。”那布施之精神已深深的埋置在他们的心中。服务工作和帮助也是一种布施,因此我们应积极地参与。对于那些一种路来都在进行服务工作者,当他们回想他们在服务工作上所付出这精力与时间都应感到高兴。他们应该知晓他们所付出的代价并不是芝麻小事而是可受称赞的。

 

布施之果报

布施之直接果报是受人爱戴,也能得人心。这是自然的。当人们获赠礼物时,都会感到快乐,脸上也显得春风得意了。他们会很感激也希望报答这恩惠。因此,慷慨的人将会有很多朋友,有需要时,朋友也会来帮助他。

根据佛教,布施者将在今世或来世享有富裕之果报。这些慷慨者在事业上将会步步高升;在生意上将会蒸蒸日上,同时也会增加收入。

一个屡次做布施的人将可能出生于天神界,享受天神之娱乐。若他出生于人界,他将很富有。甚至因为一些恶果成熟了,他出生于畜生界,他也将受到细心的照料,就象目前我们所看到的一些富有人家的宠物一样。那些富裕的人一定是前世或很多世前做了很多布施。如果没有善果的支助,无论他们怎样的勤劳也不能富裕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小孩出生于富裕的家庭里,享受奢侈的养育,最终继承父母之财富。在物质方面,从来不忧悉。相反的,一些人出生贫苦,终生依然是贫困。这是因为以往他们所做的布施微不足道。

有了财富才能使我们达到以物质需求,也可使我们有能力做慈善事业。若我们能妥当的处理这些财富,将是极大的祝福。穷人通常要忍受贫困和痛苦。(当然,若他们有正确的佛法态度,他们也能有快乐。)因此,我们应培育布施之精神,同时渴望证入涅槃     ,灭止一切那睦在过去世曾做布施之僧人,将不会缺少四资足。

不过,当布施时,我们应带有圣洁的目的。若一个人布施的目的是为了使别人认识他或获取声望,这种布施称为下等布施(Hina dana)。他心想:“慈善行为是有益的,忠实的人履行之,因此,我们将履行。”这个人有可能带有出世间之目的,即是证悟或获取智慧。我们做布施,应带有诚心要帮助别人,同时渴望证入涅槃   以便灭止一切苦。过后,也能帮其他人如此一般。我们要灭止轮回(注25),也希望那些在轮回中受苦者如此。

了解了布施之益处,一个人应时常尽力于仁慈及慷慨。最小的慷慨,也终有一天能产生丰裕的果报。佛说甚至在抛弃食物时有意地让小动物充饥也是圣洁的态度,总有一天会产生果报。佛陀在强调布施之功德时这么说:“僧人,若众生理解我所知道的布施之果报,他们将不会在与人分享前,享受自己所拥有的。他们的心念中也不受吝啬所渗入,甚至是最后一口的食物,若有人知道的布施之果报,所以他们没有与人分享他们所拥有的,而内心也受吝啬所干扰。”

若我们无能力布施,也许在前世,我们曾受“吝啬之干扰”。因此,为了不重复往日的习性,我们应从理在就开始培养布施之习惯。

佛陀赞扬那些慷慨的人(Cagasampada)。佛陀称这种人为:“内心远离贪念,献身于慈善事业,慷慨、豪爽,帮助穷困者,乐于布施。”因此,让我们分享我们能力范围所允许的;让我们培育施舍之乐,为人类带来快乐与鼓舞。

 

完成这旅途

在布施、持戒(注26)禅修(注27)中,布施为起步。我们不应停留于布施这阶段,应进一步持戒及修禅。这样,我们的修行才算完整。

持戒,可使我们将来回想时,带来满足与快乐,因为我们过着道德的生活,不伤及任何人。而且,肯定将来我们会出生于善道。修禅,可使我们内心安宁,最终获得至高无上之乐——涅槃    。佛陀真正要我们继承的是灭止苦。因此,我们应在布施、持戒及禅修方面尽量精进,以灭止一切苦。

愿一切众生身心愉快,愿在家完成布施、持戒及禅修之旅途,到达涅槃。

 

 

1贪:多求而无厌的意思。

2瞋:恼怒打骂伤害别人。

3痴:又名无明,不明白事理的意思。贪瞋痴又名三毒。贪是贪欲,瞋是瞋恚,痴是愚痴。

4慈:愿给一切众生安乐的心,也是仁爱心的无限扩大。

5悲:同情求拨他人痛苦的心。

6功德:功是指善行,德是指善心。又世拜佛诵经布施供养等,都叫功德。

7天界:又名天趣,为六道之一。天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等诸天,因其界、无色界等诸天、因其依处在诸趣之上,故名为天,身有光明,故名为天,果报最胜,故名为天。

8长阿含经:阿含经之一,其余尚有中阿含、杂阿含、增一阿含。

9袈裟:比丘的法衣,共有三件,所谓五条衣、七条衣、九条衣。其色应避青黄赤白黑等五正色,而用似青似赤似黑之坏染色。

10僧团:即僧伽,和合众的意思。比丘三人以上,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见和同解,以这六和的和谐合聚的精神,团结生活在一起,所以叫做和合众。

11福田:田以生长为义,人若行善修慧犹如农夫于田下种,能得福慧之报,故名福田。

12因果:因是种因,果是结果,由此因而得此果,是因果义。又因是所作者,果是所受者,种善因必得乐果,种恶因必得苦果。

13涅槃   :华译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一切惑业。又译作灭度,灭是灭尽种种烦恼,度是度尽生死。又是不生不灭的意思。

14四恶道:又名四恶趣,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

15正思惟:正确的思考。亦即思考四谛的道理。以引发正当的欲念,明了世间、出世间的因果,断集证灭,离苦得乐,为八正道之一。

16名色:①五蕴的总名,五蕴之爱想行识四蕴为名,色蕴为色,因受想行识四蕴是心识的作用,只有名而无形相,所以叫做名,色蕴则是由一些极微物质所构成,有质碍的物体,所以叫做色。②在十二因缘中,人在母胎中渐渐生长。五蕴完具的时候,叫做名色支。

17戒律:防止佛教徒邪非的法律。五戒,十善乃至二百五十条戒是。

18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其他,叫做回向。即将自己所修的种种功德,全部贡献出来,普遍到其他众生中。

19识:佛教称能入胎的精神活动为识,但大乘佛教唯识宗说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我们死后,生前的名色散掉,心识继续活动,形成意生身,也就是中阴身,它能够入胎。

20正念:正确的念头,亦即时常快念正道,不使思想行为有错误,为八正道之一。

21尊者:智德具尊的人,即是阿罗汉的尊称。

22正命:以合法不损害他人的谋生方式来维护生命。若是出家众,则如法求衣服、饮食、坐卧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

23沙弥:华译息慈,即息恶行慈的意思,又译作勤策,谓其为大僧勤加策励的对象。沙弥是未受比丘戒的童子。

24沙弥尼:末受比丘尼戒的出家女童。尼即女。沙弥与沙弥尼,皆应受十戒。

25轮回:谓众生从无始以来,即展转生死于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之中,如车轮一样的旋转,无有脱出之期。

26持戒:守持佛所制的戒律,以便不做不合佛法的事。

27禅:禅那的简称,华译为静虑,即是心定下来观察思惟,也就是以所观的境,令心专注不散。

 

 

“一切施中真理的施最胜”

---法句经

 

 

愿以此真理布施功德回向于法界诸有情,并愿他们安乐

 

(录入后未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