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教 神 仙 与 道 德 之 关 系

张 兴 发

      在 道 教 中 , 道 德 信 仰 是 其 根 本 信 仰 , 而 神 仙 信 仰 则 是 其 核 心 内 容 , 两 者 相 辅 相 成 , 共 同 构 成 道 教 的 信 仰 体 系 。


一 、 道 教 神 仙 是 道 的 体 现


道 教 信 仰 体 系 中 , 道 是 最 高 信 仰 , 神 仙 是 最 尊 信 仰 。 有 时 二 者 合 而 为 一 , 融 为 一 体 。 因 而 道 教 认 为 神 仙 是 道 的 体 现 , 是 道 的 化 身 。 在 道 教 教 义 中 , 道 是 " 先 天 地 而 生 " 的 , 它 无 所 不 含 , 无 所 不 包 , 是 宇 宙 万 物 的 开 始 , 是 世 界 的 本 原 , 有 了 道 才 产 生 了 万 物 。 也 就 是 说 " 道 生 万 物 " 。 《 道 德 经 》 曰 : " 道 生 一 , 一 生 二 , 二 生 三 , 三 生 万 物 。 万 物 负 阴 而 抱 阳 , 冲 气 以 为 和 。 " 也 就 是 说 : 道 生 混 沌 一 气 , 一 气 分 剖 阴 阳 , 为 一 生 二 ; 阴 阳 运 化 , 而 生 天 、 地 、 人 三 才 ; 三 才 既 具 , 万 物 滋 生 , 为 三 生 万 物 。 万 物 涵 养 阴 阳 , 即 负 阴 抱 阳 , 万 物 在 冲 和 之 气 ( 道 气 ) 中 得 到 统 一 。 由 此 可 见 , 无 形 大 道 化 生 了 有 形 万 物 。 神 仙 作 为 无 形 大 道 的 象 征 , 他 是 有 形 的 , 就 是 说 无 形 大 道 同 样 衍 化 了 有 形 之 神 仙 。 在 这 中 间 , 道 起 着 决 定 性 的 作 用 。 道 教 认 为 道 衍 化 了 神 仙 。 在 道 教 中 , 是 道 的 存 在 形 态 , 是 事 物 不 同 层 次 的 中 介 , 是 组 成 有 形 之 物 的 " 质 料 " , 是 天 、 地 、 人 相 互 感 应 、 相 互 作 用 的 普 遍 联 系 物 。 在 道 教 修 炼 中 , 是 形 和 神 的 中 间 层 次 , 他 联 系 着 先 天 和 后 天 、 人 的 中 枢 神 经 和 自 律 神 经 , 是 由 道 术 转 入 仙 术 的 中 间 环 节 。 总 之 , 道 教 认 为 变 而 有 形 , 形 变 而 有 生 , 通 天 下 一 耳 , 人 在 中 , 在 人 中 , 万 物 皆 须 而 生 。 人 的 生 老 病 死 , 吉 凶 祸 福 , 皆 由 主 宰 。 在 人 体 中 , 既 联 系 着 形 , 又 联 系 着 神 , 因 之 通 畅 既 能 修 形 也 能 修 神 。 这 个 有 时 也 称 为 道 , 它 即 源 于 老 子 的 " 道 生 一 , 一 生 二 , 二 生 三 , 三 生 万 物 " 。 《 太 平 经 》 对 其 发 挥 道 : 万 物 始 于 元 , 天 地 万 物 莫 不 受 其 而 生 。 元 恍 惚 自 然 , 共 凝 成 而 名 天 一 , 分 而 生 阴 而 成 地 , 名 为 二 , 上 天 下 地 阴 阳 合 施 生 人 , 名 三 。 三 统 共 生 , 长 养 万 物 。 元 及 派 生 的 天 地 阴 阳 之 气 皆 有 情 有 意 。 阳 气 " 好 生 " , 阴 气 " 好 杀 " , 合 则 万 物 化 生 。 元 胜 天 道 。 后 来 唐 道 士 吴 筠 的 《 玄 纲 论 》 称 : " 道 为 真 一 。 太 虚 之 先 , 寂 寥 空 无 , 至 精 感 激 而 生 真 一 。 真 一 运 神 , 而 元 自 化 。 元 为 无 中 之 有 , 有 中 之 无 , 旷 不 可 量 , 微 不 可 察 , 氤 氲 渐 著 , 混 茫 无 倪 , 万 象 之 端 , 朕 兆 于 此 。 清 通 澄 朗 之 气 浮 而 为 天 , 浊 滞 烦 味 之 气 积 而 为 地 。 " 杜 光 庭 亦 说 : 道 即 , 又 称 精 或 元 。 道 本 无 形 , 莫 之 能 名 , 为 虚 无 之 , 混 沌 之 宗 , 乾 坤 之 祖 , 能 有 能 无 , 包 罗 天 地 。 陈 景 元 注 《 道 德 经 》 曰 : 虚 无 生 自 然 , 自 然 生 道 , 道 生 一 , 一 变 而 有 物 。 道 为 虚 之 虚 。 无 之 无 , 自 然 之 自 然 , 混 洞 太 元 , 冥 寂 渊 通 , 不 可 名 言 。 然 而 动 出 变 化 , 谓 之 混 沌 , 即 一 。 浑 沌 一 , 相 离 散 生 清 、 浊 、 和 三 气 , 各 为 天 、 地 、 人 三 才 。 三 才 既 具 , 万 物 化 生 。 张 伯 端 《 悟 真 篇 》 则 以 宇 宙 生 成 理 论 作 为 其 炼 养 学 说 的 基 础 , 将 道 与 的 关 系 阐 发 得 淋 漓 尽 致 , 曰 : " 道 自 虚 无 生 一 , 便 从 一 产 阴 阳 , 阴 阳 再 合 成 三 体 , 三 体 重 生 万 物 昌 。 " 这 样 就 将 无 形 的 道 与 有 形 的 神 仙 紧 密 地 联 系 在 一 起 。


就 神 仙 本 身 而 言 , 道 教 最 高 神 三 清 即 是 道 的 化 身 。 道 教 有 " 一 化 三 清 " 之 说 , 《 老 子 想 尔 注 》 曰 : " 一 者 , 道 也 。 一 散 形 为 , 聚 则 为 太 上 老 君 。 " 说 一 即 是 道 , 为 一 人 格 神 , 在 天 地 之 外 。 道 无 形 时 为 , 道 有 形 时 就 是 太 上 老 君 , 常 治 昆 仑 , 或 言 无 , 或 言 自 然 , 或 言 无 名 。 可 见 道 教 认 为 太 上 老 君 就 是 道 , 道 化 生 了 三 清 尊 神 。 《 三 天 内 解 经 》 云 : " 幽 冥 之 中 , 生 乎 空 洞 , 空 洞 之 中 , 生 乎 太 无 , 太 无 变 化 玄 气 、 元 气 、 始 气 , 三 气 混 沌 相 因 , 而 化 生 玄 妙 玉 女 。 玉 女 生 生 后 , 混 气 凝 结 , 化 生 老 子 。 … … 老 子 者 , 化 君 也 。 " 道 教 经 典 《 云 笈 七 签 · 道 教 三 洞 宗 元 》 中 还 描 绘 了 道 化 生 三 清 尊 神 的 具 体 过 程 ; 大 罗 天 化 玄 、 元 、 始 三 , 混 洞 太 无 元 始 青 之 化 生 天 宝 君 , 治 清 微 天 玉 清 境 , 即 玉 清 元 始 天 尊 ; 赤 混 太 无 元 玄 黄 之 化 生 灵 宝 君 , 居 禹 余 天 上 清 境 , 即 上 清 灵 宝 天 尊 ; 冥 寂 玄 通 元 玄 白 之 气 化 生 神 宝 君 , 居 大 赤 天 太 清 境 , 即 太 清 道 德 天 尊 , 也 就 是 太 上 老 君 。 三 清 为 三 洞 尊 神 , 统 御 诸 神 , 为 神 王 之 宗 , 飞 仙 之 主 , 宇 宙 万 物 皆 由 其 化 生 。 经 曰 : " 原 夫 道 家 由 肇 , 起 无 先 , 垂 迹 应 感 , 生 乎 妙 一 , 从 乎 妙 一 , 分 为 三 元 , 又 从 三 元 变 生 三 气 , … … 三 元 者 , 第 一 混 洞 太 无 元 , 第 二 赤 混 太 元 元 , 第 三 冥 寂 玄 通 元 。 从 混 洞 太 无 元 化 生 天 宝 君 , 从 赤 混 太 无 元 化 生 灵 宝 君 , 从 冥 寂 玄 通 元 化 生 神 宝 君 。 " 可 见 道 教 最 高 神 三 清 由 " 化 " 而 来 。 同 样 三 清 之 下 的 神 仙 , 亦 由 道 " " 构 成 , 如 《 道 藏 》 第 2 4 册 6 3 2 页 中 即 有 " 玉 帝 , 在 道 教 即 三 清 之 化 " 。 道 经 《 上 清 灵 宝 大 法 · 三 界 所 治 门 》 说 玉 皇 大 帝 为 " 玄 化 生 , 居 大 罗 之 下 、 上 清 之 上 , 掌 四 种 民 梵 天 而 尊 于 三 界 之 上 , 是 为 天 主 , 亦 不 得 已 而 强 名 之 也 " 。 辅 助 玉 皇 大 帝 的 四 御 也 是 " 道 " 所 化 , 中 天 紫 微 北 级 大 帝 " 为 万 星 之 宗 主 , 三 界 之 亚 君 , 次 于 昊 天 , 上 应 元 是 为 北 极 大 帝 也 。 " ( 《 上 清 灵 宝 大 法 》 卷 四 ) 南 极 长 生 大 帝 为 元 始 天 王 长 子 。 道 经 《 高 上 神 霄 玉 清 真 王 紫 书 大 法 · 序 》 载 : " 昔 太 空 未 成 , 元 未 分 , 元 始 天 王 为 昊 莽 溟 滓 大 梵 之 祖 , 凝 神 结 胎 , 名 曰 混 沌 。 混 沌 既 拆 , 乃 有 天 地 。 中 外 之 , 方 名 混 虚 。 元 始 天 王 , 运 化 开 图 , 金 容 赫 日 , 玉 相 如 天 , 陶 育 妙 精 , 分 辟 乾 坤 。 乃 自 玉 京 上 山 下 游 。 遇 万 祖 母 太 玄 玉 极 地 景 自 然 九 天 上 玄 玉 清 神 母 , 行 上 清 大 洞 雌 雄 三 一 混 化 之 道 , 生 子 八 人 , 长 曰 南 极 长 生 大 帝 。 亦 号 九 龙 扶 桑 日 宫 大 帝 。 亦 号 高 上 神 霄 玉 清 王 。 一 身 三 名 , 其 圣 一 也 。 " 至 于 勾 陈 上 宫 天 皇 大 帝 , 据 《 上 清 灵 宝 大 法 》 卷 四 称 : " 乃 北 极 帝 座 之 左 , 有 星 四 座 , 其 形 联 缀 微 曲 如 勾 , 是 名 勾 陈 , 其 下 一 大 星 正 居 其 中 , 是 为 天 皇 大 帝 也 。 其 总 万 星 , 位 同 北 极 却 为 枢 纽 , 而 天 皇 亦 随 天 而 精 , 上 应 始 。 " 承 天 效 法 后 土 皇 地 祇 道 教 尊 神 " 四 御 " 中 第 四 位 天 神 , 简 称 " 后 土 " , 俗 称 " 后 土 娘 娘 " 。 与 主 持 天 界 的 玉 皇 大 帝 相 配 合 , 为 主 宰 大 地 山 川 的 女 性 神 。 元 明 《 三 教 源 流 搜 神 大 全 》 卷 一 " 后 土 皇 地 祇 " 条 称 : " 为 阴 地 者 , 五 方 相 乘 , 五 气 凝 结 , 负 载 江 海 山 林 屋 宇 。 故 曰 天 阳 地 阴 , 天 公 地 母 也 。 《 世 略 》 所 谓 : 土 者 , 乃 天 地 初 判 黄 土 也 , 故 谓 土 母 焉 " 。


道 教 神 仙 东 王 公 , 又 称 " 木 公 " 、 " 东 华 帝 君 " , 主 阳 和 之 气 , 理 于 东 方 , 亦 号 王 公 焉 。 与 金 母 皆 挺 质 太 玄 , 毓 神 玄 奥 , 于 东 方 溟 溟 之 中 , 分 大 道 醇 精 之 气 而 形 成 , 与 西 王 母 共 理 二 气 而 育 养 天 地 , 陶 钧 万 物 , 凡 天 上 、 天 下 、 三 界 、 十 方 , 男 子 登 仙 得 道 者 悉 所 掌 焉 。


道 教 女 仙 西 王 母 , 号 为 " 太 虚 九 光 龟 台 金 母 元 君 " , 或 者 " 九 灵 太 妙 龟 山 金 母 " 。 《 列 仙 传 》 卷 一 称 她 为 龟 台 金 母 , 以 西 华 至 妙 之 气 , 化 而 生 于 伊 川 。 东 晋 葛 洪 在 《 枕 中 书 》 中 则 称 其 为 元 始 天 王 与 太 玄 圣 母 通 气 结 精 后 所 生 之 女 , 号 曰 " 太 真 西 王 母 " , 是 西 汉 夫 人 , " 所 治 群 仙 无 量 也 " 。 后 来 《 古 今 图 书 集 成 · 神 异 典 》 卷 二 二 二 又 宣 称 她 是 由 " 西 华 至 妙 之 气 " 所 化 生 , " 生 而 飞 翔 , 以 主 毓 神 元 奥 于 渺 莽 之 中 , 分 大 道 醇 精 之 气 , 结 气 成 形 " 。 而 成 太 阴 之 精 , 女 仙 之 宗 , 与 太 阳 之 精 东 王 公 相 配 匹 , " 共 理 二 气 , 而 育 养 天 地 , 陶 钧 万 物 矣 " 。 天 上 天 下 , 三 界 十 方 , 女 子 登 仙 得 道 者 , 咸 所 隶 属 。 凡 是 世 上 成 仙 之 人 , 进 入 天 庭 , 都 要 " 先 见 西 王 母 , 后 谒 东 王 公 " , 然 后 才 能 进 入 三 清 圣 境 , 拜 见 元 始 天 尊 。


关 于 道 教 三 官 大 帝 的 由 来 , 道 经 中 有 好 几 种 说 法 , 但 每 一 种 皆 离 不 开 化 。 其 一 称 三 官 为 金 、 土 、 水 三 官 , 《 古 今 图 书 集 成 · 神 异 典 》 卷 四 六 引 《 蠡 海 集 》 曰 : " 金 为 生 , 候 天 气 ; 土 为 成 , 候 地 气 ; 水 为 化 , 候 水 气 。 … … 故 曰 三 官 也 。 " 若 将 其 具 体 化 则 是 指 尧 、 舜 、 禹 , 《 历 代 神 仙 通 鉴 》 云 元 始 天 尊 : " 复 飞 身 到 太 虚 极 处 , 取 始 阳 九 气 , 在 九 土 洞 阳 , 取 清 虚 七 气 , 更 于 洞 阳 风 泽 中 , 取 晨 浩 五 气 , 总 吸 入 口 中 , 与 三 焦 合 于 一 处 。 九 九 之 期 , 觉 其 中 融 合 贯 通 , 结 成 灵 胎 圣 体 。 正 当 春 一 月 月 望 之 霄 , 从 口 中 吐 出 婴 孩 , 相 好 光 明 。 又 于 秋 一 月 望 日 , 冬 一 月 望 夜 , 复 吐 出 二 子 。 " 这 三 子 就 是 尧 、 舜 、 禹 , " 皆 天 地 莫 大 之 功 , 为 万 世 君 师 之 法 " 。 后 来 元 始 天 尊 吐 气 化 成 的 尧 、 舜 、 禹 被 人 们 封 为 " 三 官 大 帝 " 。 北 魏 时 , 寇 谦 之 改 革 天 师 道 , 于 是 将 三 官 与 三 元 相 结 合 。 《 古 今 图 书 集 成 · 神 异 典 》 卷 四 六 引 《 蠡 海 集 》 曰 : " 盖 天 气 主 生 , 地 气 主 成 , 水 气 主 化 , 用 司 于 三 界 。 而 三 时 月 之 望 候 之 。 … … 三 元 正 当 三 归 宫 , 故 曰 三 官 也 。 " 故 以 农 历 的 正 月 十 五 为 上 元 , 七 月 十 五 为 中 元 , 十 月 十 五 为 下 元 。 《 太 上 说 玄 天 大 圣 真 武 本 传 神 咒 妙 经 注 》 卷 一 《 因 缘 经 》 : " 正 月 十 五 上 元 宫 主 一 品 九 赐 福 天 官 紫 微 大 帝 于 是 日 分 遣 十 天 灵 官 、 神 仙 兵 马 、 上 圣 高 真 、 妙 行 真 人 、 无 鞅 数 众 , 同 出 人 间 , 校 戒 罪 福 也 ; 七 月 十 五 日 , 中 元 宫 主 二 品 七 赦 罪 地 官 清 虚 大 帝 于 是 日 分 遣 九 地 灵 官 、 神 仙 兵 马 及 名 山 洞 府 神 仙 兵 马 、 无 鞅 数 众 , 同 出 人 间 , 校 式 罪 福 也 ; 十 月 十 五 日 , 下 元 宫 主 三 品 五 解 厄 水 官 扶 桑 大 帝 于 是 日 分 遣 九 江 水 帝 、 十 二 河 源 溪 谷 大 神 及 旸 谷 神 王 、 水 府 灵 官 同 到 人 间 , 校 戒 罪 福 也 。 " 同 时 , 刘 宋 陆 修 静 还 有 " 三 官 所 执 , 生 、 死 、 苦 考 由 明 法 曹 " 之 说 。 又 与 " 三 清 境 " 相 结 合 , 《 元 始 无 量 度 人 上 品 妙 经 四 注 》 卷 二 《 三 元 品 诫 经 说 》 : " 上 元 天 官 隶 玉 清 境 , 结 青 、 黄 、 白 三 气 , 置 上 元 三 宫 , 其 中 宫 名 元 阳 七 宝 紫 微 宫 , 总 主 上 真 自 然 玉 虚 高 皇 上 帝 , 诸 天 帝 王 上 圣 大 神 。 中 元 二 品 地 官 者 隶 上 清 境 , 结 元 洞 混 灵 之 气 , 凝 结 黄 之 精 而 成 , 其 中 宫 名 洞 灵 清 虚 宫 , 总 主 五 帝 五 岳 诸 真 人 及 俗 地 神 仙 已 得 道 者 。 下 元 三 品 水 官 隶 太 清 境 , 结 风 泽 之 气 , 凝 晨 浩 之 精 而 成 , 其 中 宫 号 旸 谷 洞 泉 宫 , 一 曰 青 华 方 诸 宫 , 总 水 帝 旸 谷 神 王 , 九 江 水 府 河 伯 神 仙 , 水 中 诸 大 神 及 仙  簿 籍 。 " 还 和 道 教 元 气 说 结 合 , 《 云 笈 七 签 》 卷 五 十 六 : " 夫 混 沌 分 后 , 有 天 地 水 三 元 之 气 , 生 成 人 伦 , 长 养 万 物 。 "


道 经 中 还 称 太 乙 救 苦 天 尊 由 东 极 青 玄 上 帝 神 化 而 来 , 誓 愿 救 度 一 切 众 生 , 故 化 救 苦 天 尊 以 度 世 。


可 见 道 教 神 仙 中 无 论 是 尊 居 三 清 境 的 至 高 神 , 还 是 散 居 人 间 的 地 上 仙 , 均 离 不 开 道 。 其 实 人 亦 如 此 , 只 不 过 人 所 秉 的 是 后 天 之 气 , 神 仙 所 秉 的 是 先 天 之 , 人 之 修 炼 , 就 是 将 后 天 之 气 炼 养 成 先 天 之 。 《 管 子 · 内 业 》 : " 凡 人 之 生 也 , 天 出 其 精 , 地 出 其 形 , 合 此 以 为 人 。 " 这 里 的 " 精 " 实 际 上 指 的 就 是 先 天 之 , 她 是 后 天 之 气 中 更 为 精 细 的 部 分 。 道 教 认 为 一 个 生 物 拥 有 的 精 气 越 多 , 它 的 生 命 力 就 越 旺 盛 , 不 仅 能 肢 体 坚 固 , 而 且 七 窍 与 脉 络 畅 通 , 精 力 充 沛 , 智 力 发 达 。 同 时 还 认 为 形 气 构 成 人 的 身 体 , 保 持 精 力 充 沛 , 不 让 精 气 耗 散 , 才 能 保 持 身 体 健 康 , 生 命 力 旺 盛 。 如 果 精 气 一 旦 离 开 , 生 命 也 就 离 开 人 体 而 去 , 只 留 下 一 个 臭 皮 囊 。 因 此 修 道 者 要 自 觉 地 由 意 识 转 变 为 无 意 识 , 调 节 人 体 自 律 神 经 活 动 , 从 训 炼 呼 吸 入 手 , 来 保 精 固 气 。 管 子 说 : " 不 以 物 乱 心 , 不 以 官 乱 心 , 是 谓 中 德 。 以 有 神 自 在 身 。 " 就 是 告 诉 人 们 如 何 去 守 精 保 气 , 即 不 要 因 物 质 的 享 受 和 感 官 的 愉 悦 而 使 心 乱 气 散 。 这 里 的 " 神 " 就 是 精 气 在 体 内 聚 成 的 神 , 也 就 是 先 天 之 。 可 见 一 个 人 如 果 能 把 精 气 汇 聚 到 自 己 身 上 , 并 使 之 不 散 , " 乃 能 穷 天 地 , 被 四 海 , 中 无 惑 意 , 外 无 邪 淄 , 不 遇 人 害 , 谓 之 圣 人 " , 也 就 是 成 神 成 仙 了 。


二 、 道 教 神 仙 拥 有 道 性


" 无 形 大 道 " 衍 化 了 神 仙 , 当 然 神 仙 就 有 了 道 性 。 神 灵 不 具 有 道 性 , 无 从 成 其 为 道 教 神 仙 。 对 于 神 仙 , 一 般 指 长 生 不 死 、 修 炼 得 道 的 人 , 《 汉 书 · 艺 文 志 》 称 : " 神 仙 者 , 所 以 保 性 命 之 真 而 游 求 于 外 者 。 " 有 时 神 仙 也 叫 " 仙 人 " 、 " 真 人 " , 统 称 " 仙 真 " 。 从 广 义 和 道 教 神 学 来 看 , 神 是 先 天 的 , 出 于 天 地 未 分 之 前 , 称 先 天 之 圣 ; 仙 是 后 天 的 , 是 世 俗 中 修 炼 得 道 的 人 , 称 后 天 仙 真 。 庄 子 将 其 分 为 真 人 、 至 人 、 神 人 、 仙 人 等 , 真 人 指 修 真 得 道 的 仙 人 , 至 人 指 悟 真 大 道 的 人 , 神 人 指 神 妙 至 真 的 人 , 仙 人 指 修 炼 得 道 , 神 通 广 大 , 变 化 莫 测 , 而 又 长 生 不 死 的 人 。 在 这 当 中 , 神 人 也 好 , 真 人 也 好 , 他 们 都 离 不 开 一 个 " 道 " , 可 见 " 得 道 " 是 " 成 仙 " 的 前 提 , 所 以 神 仙 均 是 拥 有 道 性 的 。


早 期 道 教 即 视 老 子 为 道 的 体 现 和 化 身 , 《 全 汉 文 · 老 子 圣 母 碑 》 曰 : " 老 子 者 , 道 也 。 乃 生 于 无 形 之 先 , 起 于 太 初 之 前 , 行 于 太 元 , 浮 游 六 虚 , 出 入 幽 明 , 观 混 合 之 未 别 , 窥 清 浊 之 未 分 。 " 其 后 , 宋 谢 守 灏 著 《 混 元 圣 纪 》 云 : " 太 上 老 君 者 , 大 道 之 主 宰 , 万 教 之 宗 元 , 出 乎 太 元 之 先 , 起 乎 无 极 之 源 。 " 在 道 教 神 仙 中 , 三 清 是 最 能 体 现 道 的 , 《 云 笈 七 签 》 卷 二 引 《 太 真 科 》 云 : " 混 沌 之 前 , 道 气 未 显 , 于 恍 惚 之 中 , 有 无 形 象 天 尊 , 谓 无 象 可 察 也 。 … … 又 经 一 劫 , 乃 生 元 始 天 尊 , 谓 有 名 有 质 为 万 物 之 初 始 也 。 极 道 之 宗 元 , 挺 生 乎 自 然 , 寿 无 亿 之 数 , 不 始 不 终 , 永 存 绵 绵 , 消 则 为 气 , 息 则 为 人 , 不 无 不 有 , 非 色 非 空 , 居 上 境 为 万 天 之 元 , 居 中 境 为 万 化 之 根 , 居 下 境 为 万 帝 之 尊 , 无 名 无 宗 , 强 名 曰 道 。 " 三 清 之 下 的 众 神 仙 , 分 别 按 其 位 次 高 低 , 拥 有 相 应 的 道 性 , 尊 神 、 仙 真 道 性 多 些 , 俗 神 道 性 少 些 。


道 教 尊 神 玉 皇 大 帝 仅 从 其 名 号 上 即 可 看 出 其 拥 有 道 性 , 其 全 称 为 " 昊 天 金 阙 无 上 至 尊 自 然 妙 有 弥 罗 至 真 玉 皇 上 帝 " ( 真 者 , 道 也 ) 、 " 太 上 开 天 执 符 御 历 含 真 体 道 玉 皇 大 天 帝 " 、 " 太 上 开 天 执 符 御 历 含 真 体 道 昊 天 玉 皇 上 帝 " 。 然 玉 皇 大 帝 修 道 证 果 的 故 事 亦 表 明 了 这 一 点 , 故 事 说 : 很 久 以 前 , 有 个 光 严 妙 乐 国 , 国 王 净 德 和 王 后 宝 月 光 老 年 无 子 , 于 是 令 道 士 举 行 祈 祷 , 后 梦 太 上 道 君 抱 一 婴 儿 赐 与 王 后 , 梦 醒 后 而 有 孕 。 怀 胎 一 年 , 于 丙 午 岁 正 月 九 日 午 时 诞 生 于 王 宫 。 太 子 长 大 后 继 承 王 位 , 不 久 舍 国 去 普 明 香 严 山 中 修 道 , 功 成 超 度 。 经 过 三 千 劫 始 证 金 仙 。 又 超 过 亿 劫 , 始 证 玉 帝 ( 《 高 上 玉 皇 本 行 集 经 》 ) 。


玉 皇 之 下 四 御 之 中 天 紫 微 北 极 大 帝 , 据 《 星 主 宝 诰 》 曰 : " 佛 号 金 轮 炽 盛 , 道 称 玉 斗 玄 尊 。 璇 玑 玉 衡 齐 七 政 , 总 天 经 地 纬 。 日 月 星 宿 约 四 时 , 行 黄 道 紫 垣 。 " 南 极 长 生 大 帝 , 《 南 极 宝 诰 》 称 其 : " 会 元 始 祖 以 分 真 , 应 妙 道 虚 无 而 开 化 。 位 乎 九 霄 之 上 , 统 理 诸 天 。 " 勾 陈 上 宫 天 皇 大 帝 , 据 《 天 皇 宝 诰 》 曰 : " 九 光 宝 苑 之 中 , 五 玄 都 之 上 。 体 元 皇 而 佐 司 玄 化 , 总 两 极 而 共 理 三 才 。 " 承 天 效 法 后 土 皇 地 祇 , 据 《 后 土 宝 诰 》 曰 : " 承 天 禀 命 之 期 , 主 阴 执 阳 之 柄 。 道 推 尊 而 含 弘 广 大 , 德 敷 蓄 於 柔 顺 利 贞 。 "


另 《 列 仙 传 》 称 道 教 神 仙 东 王 公 为 " 大 道 醇 精 之 而 形 成 " 。 《 古 今 图 书 集 成 · 神 异 典 》 卷 二 二 二 则 称 西 王 母 是 由 " 西 华 至 妙 之 气 " 所 化 生 , " 生 而 飞 翔 , 以 主 毓 神 元 奥 于 渺 莽 之 中 , 分 大 道 醇 精 之 气 , 结 气 成 形 " 。 《 三 官 宝 诰 》 则 称 三 官 大 帝 " 道 冠 诸 天 , 恩 覃 三 界 。 " 《 普 化 宝 诰 》 称 九 天 应 元 雷 声 普 化 天 尊 " 至 皇 至 道 " 。 《 元 始 天 尊 说 北 方 真 武 妙 经 》 称 真 武 大 帝 是 净 乐 国 太 子 , 生 而 神 灵 , 察 微 知 运 。 长 大 后 十 分 勇 猛 , 唯 务 修 行 , 发 誓 要 除 尽 天 下 妖 魔 , 不 愿 继 统 王 位 。 后 遇 紫 虚 元 君 , 授 以 无 上 秘 道 , 遂 越 游 东 海 , 又 遇 天 神 授 以 宝 剑 。 入 武 当 太 和 山 修 炼 , 居 二 十 四 年 功 成 圆 满 , 白 日 飞 升 。 可 见 无 论 是 先 天 的 神 还 是 后 天 的 仙 , 他 们 均 具 有 道 性 , 正 因 为 如 此 , 人 们 称 他 们 为 神 仙 。


三 、 道 教 神 仙 是 德 的 体 现


在 道 教 中 , 《 道 教 义 枢 》 认 为 " 道 德 一 体 " , 二 者 虽 然 具 有 两 个 方 面 的 意 义 , 但 两 者 的 方 向 都 是 一 致 的 。 唐 玄 宗 御 注 《 道 德 经 》 时 说 : " 道 之 在 我 之 谓 德 。 " " 道 生 德 育 。 " 就 是 说 道 是 内 在 的 主 宰 , 德 是 外 在 的 表 现 形 式 。 更 进 一 步 讲 , 也 就 是 说 道 是 德 的 体 现 。 道 衍 化 了 神 仙 , 顾 名 思 义 , 神 仙 即 是 德 的 体 现 。 道 教 《 太 平 经 》 、 《 南 华 真 经 》 、 《 三 洞 群 仙 录 》 等 将 神 仙 分 为 : 神 人 、 仙 人 、 真 人 、 至 人 、 德 人 、 圣 人 六 等 。 认 为 神 人 形 若 处 女 , 心 似 渊 泉 , 吸 风 饮 露 , 不 食 五 谷 , 乘 云 驾 龙 游 于 四 海 之 外 。 仙 人 气 专 志 一 , 不 以 好 恶 累 其 心 , 不 以 得 失 汩 其 和 , 游 心 于 澹 , 合 气 于 漠 , 其 至 也 心 静 而 神 完 , 德 全 而 不 亏 ; 故 能 出 入 虚 无 , 独 与 道 俱 , 寿 同 天 地 , 飞 升 太 虚 。 真 人 性 合 于 道 , 与 太 一 未 分 , 死 生 一 化 , 同 于 太 清 之 本 。 至 人 德 全 于 内 , 和 气 充 盈 , 心 冥 乎 道 。 德 人 居 无 思 , 行 无 虑 , 不 藏 是 非 美 恶 , 四 海 之 内 共 利 之 之 谓 悦 , 共 给 之 之 为 安 。 圣 人 以 天 为 宗 , 以 德 为 本 , 以 道 为 门 , 兆 于 变 化 。 可 见 神 仙 均 是 " 道 充 德 备 " 之 本 。


道 教 神 仙 温 琼 元 帅 , 慈 惠 民 物 , 驱 邪 伐 妖 , 被 天 帝 召 为 佑 岳 神 将 , 东 岳 太 保 。 张 天 师 用 符 法 为 人 治 病 、 降 妖 伏 魔 , 功 德 昭 著 , 白 日 飞 升 。 许 天 师 镇 蛟 斩 蛇 , 为 民 除 害 , 举 家 飞 升 。 萨 天 师 用 咒 枣 术 济 贫 拔 苦 , 用 雷 法 铲 除 奸 害 , 用 宝 扇 为 民 报 冤 , 于 是 道 法 大 显 , 闻 名 遐 迩 , 被 玉 帝 封 为 " 天 枢 领 位 真 人 " 。 王 灵 官 为 人 刚 正 不 阿 , 疾 恶 如 仇 , 纠 察 天 上 人 间 , 除 邪 祛 恶 , 不 遗 余 力 , 于 是 玉 帝 封 他 为 " 豁 落 王 元 帅 " , 老 百 姓 赞 其 " 三 眼 能 观 天 下 事 , 一 鞭 惊 醒 世 间 人 " 。 长 春 真 人 丘 处 机 不 远 万 里 到 西 域 的 大 雪 山 阳 坡 , 劝 成 吉 思 汗 南 下 中 原 时 要 清 心 寡 欲 、 敬 天 爱 民 、 少 行 杀 戮 , 使 百 姓 深 得 其 德 佑 , 时 人 均 呼 之 为 " 神 仙 " 。 所 以 道 教 徒 在 修 道 立 德 , 力 争 得 道 成 仙 的 过 程 中 , 均 要 尊 道 贵 德 , 以 神 仙 为 楷 模 , 以 成 仙 得 道 事 迹 为 榜 样 , 努 力 使 自 己 成 为 一 个 有 德 之 人 。


如 今 , " 德 " 的 思 想 不 断 深 入 人 心 , 它 不 仅 体 现 出 了 道 教 徒 的 理 想 与 追 求 , 而 且 深 深 地 教 化 了 世 人 , 对 倡 导 " 以 德 治 国 " 、 " 以 德 化 民 " 有 着 非 常 重 要 的 现 实 意 义 。

 

原载《中国道教》第6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