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王凤仪善人讲道(教人)兴学录

第十章 讲病兴学(1911-1917)

    清宣统三年(辛亥、1911年)王善人四十八岁

九五、给王恕忱讲病

    清宣统三年正月初七日,王善人在海城县腾鳌堡宣讲堂,宣讲完善书说:“外国医生,用爱克斯光,能照出病的所在。我不用爱克斯光,也不用把脉,只看气色就能知道病源。西医会割病,我会讲病。不论什么样的重病,都不用吃药,我一讲,就能叫病自消自灭。”
    听众中有位张雅轩(名鉴容)听了甚感奇异,又不太相信,碰巧他同村好友王恕忱(名忠义),患转食重病,已经八年之久,医药无效,第二天,他请善人到周正堡,给王恕忱讲病,也是想考验考验善人是不是说大话。善人见病人躺在火炕上,肚子胀得高高的。先问病人家中几口人?都是什么人?然后拿出一本妇女家训念道:“三皇治世立人间”,张雅轩接口说:“‘五帝为君紧相连’,你真欺负我们海城县没人!这种书,连放猪的小孩也会说,还用你念!我是请你来讲病,不是请你来讲书的。”善人说:“讲书就能好病。”他说:“我看你是不会讲病,是来骗饭吃的!”说完转身就走了。善人继续对病人说:“三皇是天皇、地皇和人皇。人说是上古的三位皇帝,我说天皇是玉皇爷,管人的性,人要是动性耍脾气,天就降灾;地皇是阎王爷,管人是命,人要是坏了良心,违背伦常道,地府就降病;人皇是皇王爷,管人的身,人要是犯罪,国法就处罚。三皇管人的性心身三界,是为了叫人学好。人要是不亏天理,玉皇爷管不着;不坏良心,阎王爷管不着;不犯国法,皇王爷管不着。你的病是由气上得的,因为你的性情太耿直,宁折不屈、不服人、好抗上,和你爹不合性,每逢你们爷俩说话,不出三句,你准生气。你若想好病容易,若肯自己悔过,就能把病吐出来。你若是不信,可不能得救!”王恕忱听善人把他的性情说的分毫不错,很是信服。善人连着给他讲了三天伦常道。他说,在听讲时,肚里的病在动。善人说:“既是这样,我告诉你一个方法,晚饭后,你把你全家的人,集到一个屋里,专讲你以前不尽孝道,所犯的过错,怎样生气?怎样触犯老人?对哪些事不愿意,对哪些事不称心?说得越详细越好,翻出良心来,就能把病吐出来。”吃过晚饭,王恕忱叫人把他扶到祖先堂,聚集全家人,请他父亲坐在祖先龛旁,王恕忱跪下,说他以往和他父亲发生口角的错处,说了半点多钟。他父亲说:“你还算有良心,知道认错。你想不起来,我替你说,你听着!”便说起他已往的种种不对,他一一磕头认罪,天良发现,痛哭流涕,开始呕吐,最初吐出来的似痰沫,接着象稠粥,还有硬块,最后是绿水,吐了近两面盆,把多年的淤积吐出,大肚子立刻消了,除有些气力弱,病完全好了。
    张雅轩见王恕忱的病好了,暗中问王恕忱,善人向他吹气、念咒没有?用药没有?王恕忱将经过的情形,据实以告。张雅轩说:“这种治病的方法,我非学不可!”他才诚心诚意的向王善人请问讲病的方法。

九六、讲病方法

    我听善人这样说过:
    我给王恕忱讲好病后,常到他家去讲道,有一次从王恕忱家出来,路上碰到张雅轩(雅轩故意在途中相候),问我说:“王恕忱的病,医生都治不好,怎么经您一讲就好了呢?您究竟有什么方法呢?”我说:“我会看人的性,并没有什么玄妙。人做什么事,就变成什么性;做好事就变成善性,做坏事就变成恶性。现今的人,都被物欲迷住了本性,一味的争贪搅扰,稍不如意,就生气上火,哪能不病呢?因为人一有贪心,便生烦恼,这是病根。我讲病是用三种方法,就是收心法、顺心法和养心法。人在病重时,心神无主,所以心慌意乱、精神恍惚,要先用‘收心法’,唤起病人的信心。说你要真信,我有法救你,你要不信,另请高明。病人求生心切,盼望病好,就能生出信心,然后再用‘顺心法’,对病人说:‘你心里有难过的事和过不去的事,向我说说吧!’引诱他说出内心的真话,他越说,心里越痛快,精神就振作起来了。最后用‘养心法’,问他信什么教?他说信哪一教,就说那教的教祖真灵,劝他向教主悔过。如无宗教信仰,就劝他向祖先或父母悔过,坚定他的信心,除去他的疑惑。过悔真了,翻出良心来,病就好了。最要紧的是要按照伦理讲,因为本分是人的命,什么本分,不会当什么人,就是不要命了!并不是天不叫人活着。例如,当儿子的,你叫他说老人的好处,他要是说不出来,就知道他亏孝道,是丢命的人。不信你叫他说老人的短处,他准说得出来。这种人,心里怨恨老人,生气上火,才生病的。真能悔过,立志尽孝,找回本分,就得回命来了,病也就能好。可惜一般人都不知道,天理管人的性,道理管人的命,不信你看着吧!越是不尽伦常道的人,如父母不慈,子女不孝,兄姐不友,弟妹不恭,朋友不信,将来越吃苦受罪,没有福享,准是苦恼无边呀!不过给人讲病的人,必须立住志,发大慈大悲救人的心,心越真越灵。千万不可贪人财物,一起贪心,就不灵了。”

【附记】张雅轩初试讲病

    张雅轩想试试王善人所讲的方法,是否有效?恰巧他村里有个樊老太太,病得很重,他便去看她。
    病人家中,是婆媳二人,过穷日子,生活十分困难。他到了樊家,老太太看了半天才认出来说:“原来是张大先生。唉!我家太脏啦!连坐的地方都没有。”他说:“不客气。”便坐在炕沿边上说:“你老是害了什么病?感觉怎样呢?”樊老太太说:“我的头晕,也吃不下饭去,怕是不易好啦!”张雅轩说:“不会的。我看你的精神很好,你是有什么心事吧?不必心窄,说出来大家想想办法。”樊老太太说:“你还不知道吗?我儿子出外三年,音信皆无,我又是这个样子,有早晨没有晚上的,媳妇又年轻,‘壶中无酒难留客’,眼看我这家人,不就完了吗?”张雅轩说:“你老可别这么胡思乱想,象你这样忠厚老实人家,不会走到那一步。听说你儿媳妇也很孝顺,我前几天进县城时,还听说有人见过你儿子呢!等我再进城去,替你打听打听。”老太太一听说有人见过她儿子,便坐起来说:“是真的吗?”雅轩说:“是呀!你老别心急,我回去打发人给你送些柴米来,你老放心养病吧!”又问她:“你家供什么神呀?”她说:“只供着灶君。”雅轩说:“灶君最近灵得很,你叫媳妇上三注香,祷告祷告就好了。”老太太说:“是真的吗?别人都说我不易好呢!”雅轩说:“你老的精神很好,绝死不了,你要是死了,我给你偿命!你老还有后福没事呢!你儿子也快回来啦!我走后,你向灶君祷告祷告说:‘我不会当老太太啦!您保佑我好了吧!’若能诚心诚意不住声的恳求,不出三天准好。”

   
张雅轩回家后,叫人给樊老太太送些柴米去。第二天进城,求人用她儿子的口气,写了封信,说是离家三年,因为没赚着钱,所以总没有给家中写信,随信汇去银元十元,等再赚些钱就回家。嘱咐媳妇,好好孝顺母亲。樊老太太婆媳二人,都不识字。听张雅轩念信,又得着钱,非常欢喜。不久,病就好了。婆媳均努力工作,生活也不困难了。不到半年,她儿子果真回来了。

九七、讲“善、功、德”

    我听善人这样说过:
    有一次我到王恕忱家讲道,张雅轩送我回腾鳌堡,在路上他问我做人的道,我给他讲“善、功、德”说:“为人施舍财物,救急扶危济人,那叫做善。行善的人,将来准富,有洪福享。因为天不亏人,天理是明中施舍,暗里天还。要是为了义举,尽心竭力,任劳任怨,刻苦完成,那叫做功。有功于世的人,准出贵,有权柄。因为舍己为人是出贵的根。人借行善立功,把性情练得炉火纯青,遇逆境能和颜悦色地忍受,死心化性,才叫做德。有德性的人,才能立住万古。因为救人的性,是一救万古。人能做到善功德三个字,就是圣贤了。”张雅轩又问:“那要先做什么好呢?”我说:“最好是办女义学。因为妇德女道,早已失传。一般的风俗,又都重男轻女,还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不知女子担负生儿育女、相夫教子的重大责任,愚鲁的母亲,难生贤慧的子女。周有三母(太姜、太任、太姒)才生出圣帝明王,有圣母才有圣子。现今,女子不读书,怎能明理?不明理,怎能生孝子贤孙?以天时来说,圣人生在小康时代,专教男子希圣希贤,是先来‘开天’;我提倡女义学,昌明妇德女道,是后来‘辟地’。将来女子也能做官,也能治国,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说话中间,已走近腾鳌堡。张雅轩说:“好!看我的吧!”说完反身就往回走。我听他话里有因,也反身追问说:“看你的什么呢?”他说:“你不是说办女学好吗?”我说:“是呀,怎么,你能办吗?”他说:“你老不知道,我母亲在世时常说:‘家有贤妻,男儿不做横事,我因为没念过书,当了一辈了白眼瞎(文盲),你将来有儿女时,都要叫他们念书,要能立一处女学更好。还要多做善事,我因为每次做饭,先抓出一把锅头米,留着周济穷人,才生的你。’现在又听您说办女学有这么重要,所以我决心三年穷,创办女义学。”

九八、辽阳县张忠保女义学

    王善人说过:
   
初到海城时,我讲善书走到辽阳县张忠堡村(腾鳌堡镇北)。村里房守仁的妻子是续弦,对待他前妻所生的子女,百般虐待。她听我宣讲善书后,痛改前非。有一天,我宣讲“爱女嫌媳”(宣讲拾遗之一章),书中描述婆母虐待儿媳的惨酷,听众无不下泪。我对听讲的少女们说:“谁说人没有良心?我看人人都有良心,皆因你们没念过书,才不知道尽孝、尽悌的道,你们为什么不念书呢?”她们都说:“要有学房,我们愿意念书。”房守仁感我的恩,愿意设立学校。我和房守仁步行去锦州请教员,一路上非常艰苦,这年春天河里的桃花水很大,我们从太子河的小河口上船,一直到田庄台下船,然后步行到沟帮子,一天没吃着饭,到太阳落山时,走几步就饿倒了,等到了沟帮子,饭也吃不下去了,到锦州羊圈子村,请来于瑞英任教。四月初二日开学,仅二十八天,辽阳教育局认为不合格,便被解散了。

九九、海城县周正堡女义学

   张雅轩听善人讲“善功德”后,六月,暂借胡德柱粮房一间,开办周正堡女义学。聘请关刘化行(名国南)任老师。关老师是海城县人,大家闺秀出身,幼年读过诗书,婚后不久,丈夫去世守节,已经五十五年,和张雅轩有亲戚关系,因为是义举,才出任义务老师。
    清代末年,风气不开,在乡下男孩子受教育的都很少,女孩更少念书的啦。尤其是海城一带的风俗,女孩子都积私房钱,农忙时做零工,赚钱积存起来,准备结婚后,生男育女时使用。因之,谁也不肯来上学。张雅轩招不到学生,只好每天花八个制钱,雇女孩子来念书,学生家长又反对,说她们在家里,穿怎样破的衣服都可以,要是上学不能穿得破破乱乱的,没钱给他们做衣服。张雅轩答应做新大衫,才雇来八个学生。善人对王恕忱说:“咱俩得和雅轩到各村镇去劝募学生,不能专靠雇人来念书。”便一面宣讲善书,一面提倡读书的好处,又劝来八名,共有十六名学生,才正式开学。平均学龄十八九岁,可见初立女学有多么困难。初期连书桌黑板,全都没有,围着高梁囤念书。以妇女家训、妇女箴规等做为课本,后来才采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标准课本。张学董并叫他太太刘福堂和弟妹于玉堂,也都上学念书。七月又在周正堡前街增设一处,请袁殿文任老师,后学生达八十多名。秋天把两处女义学合并到张雅轩院内,增建教室,定名为周正堡淑贞义务女学校。
    善人深知当地的风俗,旗人(满旗人)的规矩礼节太严,而汉人又太不重视礼节。因为汉人多是各省逃荒年出关的穷苦人,只知道赚钱买田地。因之,女义学重视礼教,实行尊师敬长,教导学生上下学,必须向长辈行礼,并提倡俭朴实行。义学女生,规定穿蓝布长衫,扎青色辫子根,放学后要帮助家里操作,尽孝悌的道。学生上学读书后,对人彬彬有礼,又自动操作家事,家长们非常欢喜。一传十、十传百,乡下人也都愿意叫自己的女儿上学读书了。远路的学生,免费住校,仅自备食米。蔬菜、酱也由义学免费供给。因之学生人数日增,奠下基础。
   善人常说姑娘是爹妈的心尖,我办女学,直接教育女生,间接也劝化了她们的家庭。

一○○、白老先生戒酒兴学

    我听善人这样说过:
    白抚辰(名克忠,一九二一年四十三岁)是辽阳县千山站人,喜欢听善书,仰慕杨一孝母成仙。他长兄白子安是秀才,他是个白丁(没有功名),他觉得一辈子也赶不上哥哥,心想要能成个神仙,不就比秀才哥哥强了吗?听说我给王恕忱讲好病,又听说我没念过书,守坟明道,才会讲病。他以为真的遇见活神仙了,非跟我学不可,便随我宣讲善书,劝善兴学。日久,他也学会看性讲病,天天走百家门讲病齐家。人称他为“白神仙”。白抚辰的爹,性情刚强,好饮酒,酒后便骂人,更不赞成办义学。白抚辰在母校困难时期,常偷家中的米,送给义学。
    有一次,我走到他家,劝他爹说:“你刚强了多半辈子,只因为酒后无德,出口伤人,才有人背后叫你酒鬼!好好一个人,为什么要当鬼呢?要是天天善言善语,别人必称他为善人。恶言恶语,别人必说他是恶人。我看你要是能把酒戒了,谁不称呼你一声白老太爷呢?”他说:“好!明天我就戒酒。”第二天吃饭时,他把酒斟到杯中,自言自语说:“你要喝,我偏不给你喝!”又把酒倒回壶里去。象这样反覆好多次,才吃饭。到第四天,从他嘴里爬出一条酒虫,才把酒戒好。后来我又劝他办学,他便命他长子白子安设立千山站女义学。

一○一、给刘自阳讲病

    刘自阳(名玉清)海城县宝石山人,性情固执高傲,我行我素,连亲手足都处不好,各自为政,是苦恼的家庭。他腹内长了一块病,他的内兄陈兴亚曾留学日本,相信西医,给他请大夫治了多年,不但没效,反而日见沉重,终于不进饮食,每天仅能喝几匙人奶。
    宣统三年(1911年三十六岁)他请善人去讲病,善人对他说:“你的性子是木克土,天天看别人不对,又不肯说,暗气暗憋,日久成病。你要想好病,必需变化气质。要不化性,恐怕性命难保!你要练习见人先笑后说话,找人的好处,心里才能痛快,病才能好。”刘自阳自己承认平素因不满意现实,专找人的毛病。善人给他讲了三天伦常道,对他说:“你这病不是一天得的,是慢性病,不会一下子就好,我五天后再来,不必去接我。”到时又去给他讲伦常道,助他能认不是、找好处。临走说:“你好好往回归(反省),我七天后再来。”
    第三次去,刘自阳的病就完全好了,能随善人游行各地听道。本分是人的命,善人给他讲伦常道,教他认清自己的本分,知道自己的不是(错误),把不是认真了,找回本分,就是得回命来,病也就好了。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