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上感应篇例证语译(之六)  

 

正文 

  怨天尤人,诃风骂雨。

  译文  

  事不称心即怨天尤人;咒骂风雨不合人愿。

  【例证一】

  荆门人杨大同吃喝嫖赌,家产耗尽,贫困无所依靠。经常抱怨天公不平,又恨没有人周济他。有一天,遇到一个年轻人对他说:有一个好地方,你尽管跟我去,不愁不富贵。于是便跟他来到一个地方。这时,年轻人突然不见了,他想出去,却找不到门路。忽然有几个人大喊捉贼,便把杨大同捆了起来,一顿殴打。原来他半夜闯入一个富贵人家。这家人把他送到官府,他有口难辨,只好自寻短见而死去了。

  【例证二】

  乔龟年替人家写字,赚一些钱来给母亲买些好吃的。经常仰天痛哭,自恨家贫对母亲缺少供养。一个夏天,他到井边去打水,忽然有一个穿青衣的人从井中跳出来说:贫穷是前生注定的,为什么这样怀恨痛苦呢?乔龟年向他拜了两拜,说:我感到痛苦的是,有母亲不能好好奉养,我不管怎样努力替人写字,钱也不够啊!青衣人说:你的孝心,上天已经知道了。你可以从井中拿到百万钱。说完便消失了。

  乔龟年汲水时,果然得到这笔钱,于是每天买回美味,供养母亲。三年以后,母亲死了,他又用剩下的钱安葬母亲,便又像过去那样过着贫困的生活。

  一天,他走到井边,叹息着说:过去上天认为我有孝心,赏赐给我一笔钱,难道今天我因不孝而该重新贫困吗?立即,穿青衣的人又从井中出来了。责备他说:你今天已经没有供给你母亲美味的那笔费用,你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乔龟年惊愕地拜谢。青衣人说:你过去的孝心上天是知道的,今天你抱怨贫穷上天也知道。一句话获罪于天,不能挽回来了。不久,乔龟年死于贫困。

  【例证三】

  杨询美居住在广陵县,几个儿子都很小,在塾中读书。一天,狂风大雨,儿子们都跑到外面去,边笑边骂说:狂风暴雨是雨师风伯干的事吗?应当杀掉雨师风伯!不久,雷声大震,儿子们吓得不得了。赶紧跑进屋子里,躲在墙边,冷汗直出,吓得要死。不一会儿,天空放睛,只见庭中一棵古槐树被劈成两半。儿子们的大腿痛得来无法忍受,都有红色的斑痕,好像挨过打似的。

  正文 

  斗合争讼,妄逐朋党。

  译文  

  或暗中挑唆,或东西播弄,或包揽诉讼,千万百计让人家去打官司,以便从中渔利;拉帮结派,趋炎附势,明争暗斗,结交狐朋狗友之类。

  【例证一】

  苏州人黄鉴,父亲靠替人写状词起家,在讼词上大做手脚,使诉讼双方的家产荡尽。不久,生了黄鉴。明英宗正统七年,当黄鉴刚满二十岁时,就中了进士。由于年轻有才学,深得皇上的恩宠,得以亲近皇上。苏州人叹息说:天道怎么这样不明呢?

  后来,明英宗复位①,凭着英宗过去对他的恩眷,升为大理寺少卿。或早或晚任何时候都可以见到皇上。

  有一天,英宗来到内阁,原先的奏本被风吹起一角,英宗下令取来观看。原来是黄鉴上给景泰帝请求把英宗拘禁在南宫的疏奏。英宗叹了口气,说:真没想到黄鉴奸恶到如此地步!急忙把他召到面前,把奏本甩在地上叫他看。黄鉴连忙呼喊:罪该万死!英宗杀了他,还株连了他的家族。 

  注释:

  ①明英宗于正统十四年〖HT5K〗(1449年) 率军抵御瓦刺的入侵,兵败被俘,由其弟朱祁钰〖HT5K〗(景泰帝) 继位。次年明英宗被放回北京。景泰八年〖HT5K〗(1457年) 英宗趁景泰帝病危,夺回政权。

  【例证二】

  浙江人米信夫奸猾狡诈。乡里有大户人家兄弟二人,因父死争夺财产,米便唆使兄弟状告哥哥,又帮助哥哥诉讼弟弟。他与官府相勾结,使他们的家产消耗殆尽,兄弟二人都忧郁而死。米信夫因此富裕了二十多年。

  后来有人告他造反,被绳索捆绑到了县上。他看见一个县吏的样子与大户人家的弟弟一模一样。这个县吏强迫他招供,没收了他的家财。他愤恨极了,又到府上去控告县吏。一见府吏的样子,与大户人家的哥哥长得一模一样。府吏又强迫他招供。最后,他与妻子儿女媳妇八人一起死在监狱中。

  【例证三】

  广汉人苏云卿,来到豫章的东湖,修筑庐舍居住在那里。人们称呼他为苏翁。苏翁以耕田种菜,织布编鞋为生。

  苏翁年轻时,与张浚为布衣之交。张浚后来做了宰相,广揽天下名士。派人骑着马,带上书信金钱礼品,通知豫章帅漕说:我的同乡苏云卿有管仲、乐毅的才华,希望你能亲自到他家拜望他。一定要为我把他给请出来。

  帅漕派人悄悄去访问,都说这里只有种田的苏翁,没有苏云卿这个人。帅漕便不带骑士随从,打扮成游士的样子,来到他家的菜园中。这时,老人正拿着锄头在干活,没有注意他。帅漕走上前去拜了拜。老人问:客人从哪里来?便请他到屋里去。屋里很干净,一尘不染。案上有《汉书》二册。客人恍然大悟,心想,这个老人一定是苏云卿了。不一会,汲泉煮茗,两人谈得很投机。客人便问老人的老家在何处?回答说:广汉。”“张德远与您老同乡,您认得吗?回答说:认得。客人又问:你觉得张德元是个什么样的人?回答说:贤人。不过,很了解君子,却不大了解小人,德行有余而才干不足。客人站起来说:张公叫我请您去与他共济大业。于是便把书信和礼物放在案上,一定要请他与自己同乘一辆车回去。苏云卿推辞,说他明天一早登门拜望客人。

  第二天,官府派人来迎接苏云卿,只见门户紧闭。推门进去,书信尚未拆,礼物也没有打开,苏云卿已经不知去向了。后来有人在昆仑山遇到他,看见他正在采药,非常逍遥,快乐自在。

  【例证四】

  白敏中是白居易的堂弟,丞相王起再次负责科举事务时,很想举荐白敏中为第一名。当时有个叫贺拔B07B的人以才学自负,放荡不羁,白敏中与他情投意合。王起担心他会影响白敏中的前程,便悄悄叫亲信把自己的意思告诉白敏中,希望他不要与贺拔B07B来往。白敏中听说后,假装答应了。

  不久,贺拔B07B来拜访,白敏中下面的人骗他说,白敏中出去了。贺拔B07B等候了一会儿,正想离去,白敏中听说他来,一下子便跑了出来,把事情的缘由全都告诉了他,说:要取第一名的方法很多,怎么能够随便抛弃好朋友呢?于是他们饮酒甚欢,醉后便睡在一起。

  有人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王丞相,王丞相说:我以前仅知道白敏中是个人才,现在应当连贺拔B07B一起选用。在这一科中,两人都及第了。白敏中后来当了丞相。

  正文 

  用妻妾语,违父母训。

  译文  

  轻信妻妾的言语,违背父母的教诲。

  【例证一】

  苏州有冯家三兄弟,非常友爱。他们的父母经常告诫他们说:我们家三代都没有分居,你们兄弟不要染上社会上那些恶习,彼此嫌弃。后来,三弟娶妻,不到一年,妻子便经常叫丈夫分家。三弟生气地说:你想败我家的产业吗?妻子便不再说话了。

  有一天,她向丈夫哭泣,要求丈夫把她送回娘家。问他原故,她不回答。丈夫不断问她,她才停止哭泣,说:我的父母因为你家兄弟很讲手足情义,才把我嫁给你。现在二哥总想调戏我,我不敢从他,他就发脾气,想叫你休我回家。以前我劝你分家居住,考虑的正是这一点。假如我被二哥侮辱,即使你能含耻忍受,我难道有脸面再见我的亲人吗?说完后,哭泣不止。

  三弟大怒,便去逼迫兄长分家,兄弟之间的感情也就断绝了。后来,大哥、二哥都考上了进士。只有三弟终生落魄。他妻子死的时候,舌头吐出来,有五寸长。

  【例证二】

  韩莲峰的母亲张夫人治家很严。莲峰任刑部侍郎时,妻子阎氏两次受到朝廷的分封,当上宜人了。张夫人却叫阎氏与嫂子一起背东西挑水。莲峰回来时,看见后便叫两个仆人代她们劳作。张夫人非常生气,拿着棍棒,要打莲峰,并用棍子指着莲峰骂道:你有仆人代劳,我们没有仆人就不饮水了吗?莲峰笑着说:儿媳妇身强力壮,当然可以劳作,但嫂子体弱,而且怀有身孕,所以我找人代她干活。夫人的怒气才消了下来。

  莲峰出生才几个月父亲便去世了。他官做到宪副,夫人也受朝廷的旌表。夫人就是韩苑洛的祖母。

  正文

  得新忘故,口是心非。

  译文

  喜新厌旧,薄情寡义;口蜜腹剑,表里不一。

  【例证一】

  陇西人李益,年少有才华,与霍小玉结为百年之好,

婚后不久即背弃了当初的海誓山盟,抛弃了霍小玉,另娶卢氏为妻。霍小玉抑郁成病,于是她

尽全部家产,探访李益,希望能见一面。可李益始终不肯相见。有位黄衫侠客,听说了这件事,

心中非常不平,便乘骏马将李益挟持至霍小玉家。霍小玉既见李益,对他说道:妾是女子,如

此薄命,君是男子,这样负心。我死后,一定化为厉鬼,使你和你的妻妾永远不得欢乐。于是

号啕痛哭数声而亡。一天,李益与卢氏在坐榻上弹琴取乐,忽然门外抛进一个螺钿镶花的盒子

,里面装有一个同心结,正落在卢氏怀中。李益见此而气愤恼怒,当即以一纸休书将卢氏遣送

回娘家,又另娶了一个女人。自此之后,夫妻之间只要同榻共席,总要相互妒忌。直至改娶三

,始终不相和睦。

  【例证二】

  明朝万历年间,吴郡人文定公

申时行,中状元官至宰相,告老还乡。冬月,穿便服在市中游逛,走入一小巷,见一老人倚门晒

太阳,仔细一看,是旧日邻居王皮匠。于是招呼道:老翁还认识我吗?王皮匠吃了一惊,连

起立说:高贵的太师,到我们这低贱地方来了。不自觉双膝已跪倒了。申公急忙将他扶起

,进入屋内与老翁同坐。叙旧时间一久,皮匠也不计较自己的低贱身份,对申公笑着说:床头

的浊酒已酿熟,您能喝一杯御御寒吗?申公笑着说:很好!于是二人非常高兴地对饮起来

。恰好这天抚军在虎丘设酒宴,邀请申公未到,就命中军官寻问到这里来找,长跪致请词。申

:贵人酒很容易吃到,老朋友的酒却很难遇上,我不能舍弃这里老朋友的酒而去赴那里的

酒宴啊!使者应声而退。申公于是与王皮匠痛饮而别。次日派人大大地周济了王皮匠家。

申公两个儿子,一个是布政,一个是尚书,孙子做了侍郎,曾孙以解元成为进士。

  【例证三】

  明朝万历七年,孝感人刘尚贤和张明时是好友,两人发誓同生

,常说:将来富贵了彼此不相忘。有一次,两人相邀夜间行路,见地上有火光,挖开一看,则一

根根如同笋子般的白银。二人高兴极了,互相约定设牺牲祭祀祈祷,然后再把银子挖出来。祷

告完毕,两人共同饮酒。刘暗暗在酒中下了毒,让张喝下;张又预先在腰间藏了把斧子,乘刘酒

醉就把他砍死。刘死了,一会儿张也死了。两家妻子透露了原委,人们就掘地取银,却什么也

没找到。

  【例证四】

  宋朝时蔡京把持朝政,其子蔡攸权势与

其父相当,相互排挤,蔡攸单另住在皇上赐予的宅第中,一日,蔡攸到京城省视其父,他急急握

住父亲的手,作出切脉的样子,说:大人脉势舒缓,莫非有病吗?蔡攸的脸上现出凄惨的样

子。蔡京说:我没有病呀!一会儿,蔡攸告别走了,宾客对蔡京说:您的儿子多么孝顺啊!

蔡京道:不是的,我儿想以疾病为名让我罢官而已。过了几天,果然蔡京以鲁国公的身份

辞掉官职。后来蔡攸流放雷州,不久被处死,子孙共二十三人,充军发配到边远地区,死亡殆尽

。

  正文

  贪冒(音mò,墨)于财,欺罔其上。

 译文

  对财物贪得无厌,恬不知耻;欺骗

上司,中饱私囊。

  【例证一】

  徐铉流放到B07C州而

,家人扶灵

柩回乡。途经一城邑,当时索缃为邑宰,忽然一个官员自称江南遭流放的老头徐铉来拜谒,说:

我有一事恳求,过去在江南为学士时,曾接受人家奉送的一条宝带,让我嘱托当政者,改判一

桩官司。虽然此事够不上枉法,然而仍不免有贪财欺上的罪过。现今我的灵魂返乡,从海神庙

下经过,恐怕神明不相容,您是邑宰,为地方之主,乞求您代我谢罪,神明必然不会拒绝。

完便

不见了。索缃对此事感到奇异,于是为徐铉祷祷告谢罪,结果运灵柩的船平稳地得以渡过。

当晚

徐铉又来致谢。

  【例证二】

  顾态生性非常孝顺。父亲娶妾生

了两个儿子,对他们十分钟爱。顾态以教书为业,每年所得的收入,全部呈送给父亲,自己分文

不留。庚子年春天,受聘在张氏家私塾教书。开学那天,张氏知道他是大孝子,计算了一年的

馆费交给他,告诉他说:今日的馈赠,尊父不知道,这里正巧有田地要出售,可以买了它,等到

秋天收成,可以得到田租供自己使用。顾态说:不可以这样,我岂能为几斛米而改变我的

孝心,欺骗我父亲?终于将馈赠献给了他的父亲。顾态生子叫际明,少年登科,官至翰林。

  正文

  造作恶语,谗毁平人。毁人称直,骂

神称正。

  译文

  编造流言蜚语,诽谤清

白无辜的人;打击别人,抬高自己;辱骂神灵却标榜自己正直。

  【例证一】

  陈拣塘参拜楚藩王时,有个公安县的白教谕,到京城参加会试,他的妻子平素好做

善事。一个道姑到衙里募捐化缘,她于是施舍了一两金子,用教谕的名子题记在出纳薄上,另

外又施舍了一丈B07D丝用于绣。道姑刚离去不久,一个同僚的妻子过来串门,提到

施舍之事。

惊骇地说:这个出纳薄是上司发下来的,上司见了将会说儒官与道姑往来,要受到不小麻烦,

这可如何是好?白妻相信了她的话,非常害怕,急忙让人追赶道姑,但未追到。她认为丈夫的

官职从此完了,整日怏怏不乐。等到教谕会试完毕回来,取B07D丝裁剪衣服,发现

B07D丝又已剪动

过了。白妻心中越发不自安,于是就自缢身死。后来巡抚林大辂召集会议检查下属的贤否

,对拣塘说道:明年湖广要罢免一官,一定是公安县的白教谕。这个狗东西,罪不容诛!

拣塘惊讶而问缘故。林大辂说:这个人奸污了学吏的妻子,他妻子说了他几句,便勒令缢

死了妻子。拣塘于是将所了解来的情况告诉了巡抚,并且说:我不清楚你前面所说的情况

是从什么人那儿得到的。如果是正人君子,或许可以听信,假若不是可信之人,请您另外访察

一下此事。林大辂恍然大悟,一拍桌子说道:对啊!对啊!立即提笔将白教谕名下所注的

考核评语抹掉了。后来白教谕升官当了国子助教。拣塘转调到闽臬为官,在莆田见到了林公

。林公指着他的一家邻居说:这家姓吴的,过去是公安县训导,毁谤白教谕的就是他,平素心

术不正。我正因为您所说的话而顿时觉悟。这人后来升迁为萍乡县教谕,也被同僚所诋毁而

罢官回乡。过鄱阳湖时,船倾覆,只留得自身一命,现今越发潦倒了。

  【例证二】

  太平府的士子周某常谈论别人的短处。他与一个书生是好友。书生的妻

子美貌而有才华,风流放纵,然而实际上不曾有过外遇。一日,周某与书生一同饮宴,忽然对书

生说:兄的度量真大,为何受了外人的欺负而不计较,反倒在此豪饮。书生听了感到惊愕

和不解。周某说:尊夫人笑谑放浪不羁,老兄竟还不知道吗?于是捋胳臂挽袖子,竭尽笑骂

诋毁之能事。同伴们以他的话荒诞不经,连连拿巨杯罚他酒。周某又说大话:你们这些人冷

眼旁观,我是个热心肠的汉子,不能作想说又不说的庸人之态。书生面红气噎地回家了。他

妻子听到这件事。愤恨地死去。康熙八年,周某参加省试,刚领到试卷进入考室,忽然有鬼在

卷面上写了好谈闺阃四个字。他急忙用衣袖擦拭,怎么也擦不掉,于是潦草地写完文章。

出了考场就吐血而死。

  【例证三】

  镇江定波门的于某,一个

儿子生天花而死,他愤恨极了,写了状词想去城隍庙控告痘神,他的妻子将状词夺过来扔在灶

中烧了。这天晚上,梦见两个穿黑衣的人将他拘捕到一个官府,大殿上坐着一个头戴幞巾,身

穿红衣服的官员,大声地训斥他道:你家灶神申报你写状子控告痘司,念你属于小人无知,

姑且从轻惩罚 以示警戒,押送到杨知县处打十五板。次日,丹徒县令杨蜀亭从定波门出行,于

某门口悬挂门屏挂破了官伞。于某就被抓出来,当街责打十五板。于某病了一个多月才痊愈

。

  【例证四】

  清朝康熙年间,福州孝廉林逸、王元升多次应

考不中,因此气愤,烦闷无聊。一次喝醉了酒去文昌庙。指着文昌帝君的塑像骂道:现在用

不着你了,何苦还留在这里!于是把塑像举起摔倒在地上,并且在墙壁上题诗道:从前

圣门徒广,任尔文星照九州。今日阿兄权管事,不劳聋哑弄虚头。回家后二人都病倒了,文

昌帝君附体尽情地责备道:你们两个狂妄的书生,前世只积了一点小福,今世被举荐为孝廉

已是过分,竟敢这样狂妄放肆?立即交付地狱惩治。家里人听了惊惶恐惧,赶快重新整塑圣

像。最终二人全死了。

  正文

  弃顺效逆,背亲向疏。

  译文

  背弃正道投效邪门,背弃亲友,厚待外人,薄父

母厚妻室。

  【例证一】

  蜀郡牛山的角落,有两个邑吏:苟信和

苏珍。邻近居住,但两人处事却截然不同。苟信公正宽厚,苏珍尖酸刻薄;苟信清廉有节操,苏

珍贪婪品行污浊;苟信侍奉母亲孝顺,教育子女严格;苏珍对待父亲不尊重,纵容妻子冒犯长

。乡里的人们都钦敬苟信而鄙视苏珍。年终时,乡里全会集在一起饮酒,乡上老人周同举起手

对众人说:秦地有两支河流:叫渭河、泾河,一条混浊,一条清澈,对人来说也是如此。

未说完,苏珍面红耳赤,一甩袖子站立起来说:哪位是渭河?我苏珍可是泾河!我和苟信共事

又是近邻,我的所作所为,只有苟信完全了解,今天苟信四处说我苏珍的坏话,指使乡上老人在

大庭广众当中,以河作比喻,污辱我,我苏珍一定要报复!自此之后,苏珍每次见了苟信,都怒

目而视。又教他的儿子明能找机会把苟信的儿子仪真杀死。第二年春天,举行祈祷蚕神仪式

游乐时,明能与仪真并排在江边行走,边说边笑。明能突然将仪真推到江水中,仪真急忙拉住

他的衣服,二人同时落入江中,在浪花中时隐时现。当时梓潼帝君与各位龙神都参加供神的宴

,于是就命令两条江龙将仪真带到江岸而将明能置于深渊。苏珍见了撩起衣裳过去,又将仪

真推下江去,仪真也随即将他牵拉下水。帝君又使江龙拉苏珍的脚沉到江底,仪真安然无恙。

苏珍父子都淹死在江中,观看的人围成了人墙,欢呼沸腾。相互说:谁说神天有私心?两家的

祸福报应就在眼前。

  【例证二】

  杨黼仰慕蜀中的无际大士

,前往拜访他。途中遇见老僧对他说:见无际,不如见佛。杨黼说:佛在哪里?僧说:

你回去就是了,见到一个披着被子倒穿鞋子的就是佛。杨黼于是就回去了。黑夜才到家,他

母亲听见儿子敲门,特别欢喜,披着被子倒穿鞋子就出了门。杨黼一见立即醒悟了,从此竭尽

全力赡养母亲,母子都是高寿。

  【例证三】

  郢中人白希没有

儿子,恐怕兄弟分他的财产,不想侄子做继子,却抱了一个屠户的儿子养着,家财全部归养子所

有。后来白希死了,有客人住在他家,夜里听见一群人走动的声音,起来观看,见几个男女在徘

徊张望,好像脸上带有饥饿的样子,又见一个人腰里插着屠刀,摇晃着走进来。男人和妇人都

从门缝偷看,不敢进来。一会儿,插着刀的人肚子鼓鼓地走出来,几个男人和妇人跺脚说:

了完了,又吃不到了。于是指着跟随在后面的一男一女,不住地吐口水,咒骂,随即一起伤感

地走了。对此,客人心中感到有些奇怪。天亮了,问那家老仆人,回答说:昨夜我家做为长房

祭祀祖先。客人说了夜间见到的情景,老仆哭泣着说:是这样的。对客人讲述了始末缘

由。这时才知道插刀的是主人的生身父亲,那几个男女都是白氏的祖先,受到吐口水咒骂的一

男一女,正是白希夫妇。

  正文

  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

 译文

  为一点琐碎事争端,动辄指天作

;为掩盖自己卑劣行为,妄指神明可鉴。

  【例证一】

  长洲

里村的陈某,经常偷窃别人的财物。隐匿不露痕迹,人们有时怀疑他,他便与妻儿呼天唤地发

,自我表白没有不端的行为。明朝万历三十二年,六月十九日,邻居卫良美见陈某用稻草杆

盖房屋,陈某说:我防漏雨。次日早晨,陈把火燧交付给妻子,说:我想到田间给禾苗灌

,你快做饭,我去取田坎中的螃蟹来煮。他妻子把火烧放置在灶上,到门外去洗涤器皿,不料

火烧了他们的房子,这时,陈某的两个儿子尚未起床,陈妻急忙冲进火中将儿子抢出来。儿子

已没得救了,可妻子遍体烧伤,唯独布裤子未烧坏。陈某见屋子着火,跑回来冲入火中救出妻

,身体也被烧坏,只有胡须未损伤。夫妻二人并排躺在太阳下面,自己说:我曾偷盗某某家

中的财物,如何指天发誓,作这样荒诞的誓言,所以上帝惩罚我坐活地狱。过了十天才死。

  【例证二】

  小海场椽史,是盐城人,嗜好喝酒,但戒吃牛肉。有

个煮盐为业的人想捉弄他,刚好有一头小牛剥了皮,便骗椽史说是烧羊,送给他,椽史吃了觉得

味道甘美。众人又骗他说:我们明早祭祀神灵,椽史可以来一下。到时,烧香发誓,就代椽

史开吃牛肉的禁戒,争着用牛肉塞他的嘴。并且说:昨天已吃过了,还有什么可以戒的。

椽史气愤而回,到了家已深夜二鼓。亮着灯笼一个人就睡了。随后有人用黑绳索套住他脖颈,

牵着走得飞快,满地都是荆棘。不久进入一官署,见到坐在上面穿绿袍的,责备说:你破了牛

,还敢又用誓词戏弄神灵?应当进无间狱。牵绳索的随即倒提他的脚,扔到暗坑中,好像被

置于〖HT4,6〗木〖KG-3〗匣〖HT4〗床〖HT4K〗(捆绑、囚

禁犯人的笼子——译者注)上,极其痛苦,于是悲

叹家有老母无人奉养,乃是被众人欺骗造成的,就大声呼叫,悔恨哭泣。不一会儿,渐渐有光照

着身体,忽然一条金色的胳臂从空中把他提出来,说:我是目连尊者,念你有孝心,所以相救,

从此千万不可再吃牛肉了。于是命童子把椽史送回家,远远地指着灯光说:这就是你的家

把他推倒,醒来仍旧躺在自己的床上,于是对天发重誓,终身吃素。这是明万历三十年的

事情。

  【例证三】

  解州人俞保,原属于军籍,明万历初年,被

补充戍守腾越。妻子王氏,很知书达礼,把米粒作为信香,白天、晚上到关圣祠祈祷,哭着念诵

:信香一粒米,客路万重山,一香一点泪,流恨入萧山。年终,积聚米粒若干。俞保在军

,夜里梦关帝呼唤道:你的妻子虔诚地祈祷,你想回家吗?俞保趴在地上乞求让他回家

,关帝说:快随我的马去。俞保惊醒起身,果然听到门外马的嘶叫,就揪住马缰在空中飞速

奔驰,耳边只听到呼呼的风声,不一会就落在平地上了。到天亮,知道已到了解州城外。到家

敲门,王氏又吃惊又怀疑,俞保说了其中的缘故,王氏才开门出迎,与俞保相抱痛哭,一同到关

帝庙感谢,随即到州里说明情况。州里发文至腾越证实此事。计算日期,俞保当时仅离开部

队一天,而军册上记有关圣免勾四个字,俞保的军藉于是被免除了。

  正文

  施与后悔,假借不还。

  译文

  布施以后又后悔;借别人财物抵

赖不还。

  【例证一】

  张心坚是徽州休宁人,家里大富,是个吝

啬的守财奴。不吃、不穿,对亲友、妻子、奴仆,分文不肯给。不久妻子死了,儿子也死了,没

有多久,心坚也死了。家财全部充公。当时有智禅师能知因果。云游经过他家门,望着空中长

,又大笑。邻里感到奇怪就问他,禅师说:我笑过去门内居住的人,了却了好因果。众人

请教其缘故。禅师说:此人前世本是农家子弟,喜欢布施。一天有个道人经过乞求施舍饭食

,施舍完后,向天发誓:愿来世托生的处所,常多财好施。想想又后悔起来说:我有食物,应给

予奴仆食用,为何施舍给这个道人呢?他不知这位道人实际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察觉了他心

意不真诚,因此罚他今生名义上享有巨富,自己不穿不吃,不管妻子,与穷乞丐没有两样,只为

别人作个守财奴而已。

  【例证二】

  苏州吴趋坊的施翁施散钱财结交宾客,年过四十岁,才生一个

儿子,于是携带几百两银子,到虎丘修建观音大殿。忽听到剑池旁有哭声,向前一看,却是幼年

时塾中同桌的桂迁。施翁急忙上前慰问,桂迁说道:家中贫穷欠有权势者债,被逼债走头无

,打算来到这里了却生命。施翁听后很同情他,就打开箱子将三百两银子赠送给他。桂迁向

观士音菩萨礼拜发誓说:我受施君大恩惠,今生倘若不能回报,来世也要作犬马来报答。

哭着跪拜而去。不久施翁归家,桂迁又登门致谢,施翁见他贫苦,又将一片枣园送给他安身。

桂迁生有一个女女儿 ,施翁又约定了婚姻。不久桂迁在枣树下挖出埋藏的银子千余两,

当年施翁的父亲埋藏的。因此渐渐地桂迁家变得殷实富足起来,而施翁家日渐衰落,夫妇相继

而亡,儿子施还无依无靠。桂迁听从妻子孙氏的话,既隐讳先前的誓言,又图谋赖掉婚约,竟

全家迁到会稽去住。施还去投靠他,他拒不接纳。施还不得已,只好托他的邻居向桂迁提及过

去父亲资助他三百两银子的事情。桂迁说:借贷必须有借据,只要拿借据来,我决不赖账

。施还听了十分气愤地哭着回去了。过了几年,桂迁到京城办事,被狡猾之徒欺骗,丧失了一

家财。住旅店无聊,正昏睡之间,忽然到了一个大宅院前,门关着,旁边有一个洞,不自觉两手

趴地钻了进去,见大厅里灯火辉煌,一个老人靠桌子坐着,就是施翁,桂迁十分惭愧,想打拱作

揖行礼,可手趴在地上站不起来,抬头与施翁说话,施翁也不回答,只是呵叱说:畜生应当死,

狂叫什么!又见施还从里面出来,桂迁就咬住他的衣服作出谄笑的样子请罪。施还骂道:

畜生装什么怪。把他踢走了。桂迁听到频频叫畜生,十分纳闷,低着头走到厨房,见施母坐

着切一块煮熟的肉,桂迁就在左右跳来跳去,蹲着说:夫人家都怀旧恨呀!乞求赐给一块肉

充饥。施母又叫仆女说:畜生嗥嗥乱叫实在讨厌,快拿棍子把它赶走。桂迁大惊,跑到

后园,见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都在,仔细一看,都是狗的样子,回头看看自己的身影,也变成狗

,非常害怕。问她的妻子为什么到这个地方。妻子说,你还记得在观音大殿前的誓言吗?还

有什么可说的呢!于是夫妻父子一同绕着鱼池走,肚子饿极了,见有人粪闻了闻,气味也不坏,

妻子与儿子先聚拢着吃起来,自己也馋得流口水,用舌头舔了舔觉得味道甘美,只恨太少了。

忽听传呼说:主人命令从这些狗中选一条肥壮的煮了吃。就将他的长子捆去了,哀叫声极

凄惨。猛然一惊醒来,竟是个梦。急忙收拾行装回家。来到中堂,见旁边停着两副棺材。供桌

上题着二子的名字,心越发跳得厉害,赶忙进入卧室,妻子已病危,快断气了。桂迁喊叫她,妻

子忽然瞪着眼睛,用他长子的声音说:父亲怎么今日才回来,冥王因我家背负施氏恩惠,父

亲以前有誓言,我们兄弟和母亲三人,明日就去施家投狗胎,两条公狗就是我们兄弟,一条

母狗而且背上有瘤子的就是母亲。父亲因阳寿未终,等明年八月,也应当作施家狗,以实践以

前誓言。只有妹妹命该与施还为夫妇,可免除此难。说完就断气了。桂迁见所说与梦相符

,

又惊怕,又痛苦,刚要殡葬,却全部住房焚烧起来,三个棺木都烧成灰烬。于是带着女儿到苏州

,访施家儿子的消息。还认为施家既然赤贫,不知漂泊到什么地方了。到了施家,却门墙焕然

一新。问施家的邻人,才知道施还已中举,并且已娶了邻里中支参政的女儿。桂迁羞惭悔恨不

知怎么办,找到一个原先相识的人,进到施家表明悔过,要求见面的意思。并且想献出女儿作

,以赎以前的罪过。施还不答应,再三恳求,才允许见一面。桂迁刚刚进入,突然有三只狗从

墙边窜出,环绕着桂迁哀叫,其中一只背上果然有瘤,桂迁知道是妻子,痛苦极了,向施还哭拜

肯起来,于是叙述自己以前的梦与妻子临终的话,并说:今天已家破不能回了,但愿恩人网开

一面,收留我女儿作婢女,我也作为僮仆,终身服役,以免托生为狗,我就知足了。施还见

他的言语情词悲惨真切,勉强允许了他。选择吉日

娶了他的女儿为妾,桂迁也随着女儿住在住宅旁边。这天晚上,梦见妻子来告辞说:幸亏夫

君悔罪,施氏祖先已经为你乞求赦免,我母子也得以离开罪业的狗身了。到了天亮,听说三

只狗夜里全死了。桂迁到晚年也没发生什么事。

  【例证三】

  

大原的艄公王彦须,借乡里长者的银子一两八钱,买了条船维持生活。家中稍富裕,王艄公竟

然忘记了当初长者的恩义,不偿还借的银子,很快过了八年,长者也忘了这件事。一天长者无

事走到屋舍旁,忽然见王艄公腰上系着腰带,窜进了牛栏。不会儿,牧童报告说:母牛生小牛

了。长者就前往观看,小牛的腰间还仿佛有腰带纹印,便默默地记住。过了一年多,小牛长

得很肥壮,让牧童牵去卖,偶然遇到何屠户问卖价,牧童回答一两八钱,这价钱是长者所嘱咐的

数目。屠户暗暗高兴,认为这头牛不止这个价钱,于是按此价买了去。有个农夫见了牛就问:

牛很肥,正值春天,怎么忍心杀它呢?转卖给我耕田,行不行呀?屠夫骗他说:刚才出价二

两五钱买到的。如果你再加一钱银子,就卖给你。农夫又高兴地认为这个牛的价值超过这

个数目,随即用二两六钱银子付给屠夫,比长者又增加了八钱银子了。牛归了农夫,不须照管,

自己能出去回来。一日找不到它了,到处寻找,发现它跌下山岩死了,农夫非常悔恨。后来在

市上遇到何屠户,一起说起前因后果。农夫曾经租佃过长者的田地,于是到长者那儿问道:

这条牛为何只卖这个价钱?长者说:你不知道,这条牛是王艄公托胎还债,我亲眼所见。他

原来欠我一两八钱银子,所以只卖此价钱。何屠户听说了这件事,才大大醒悟说:王艄公

欠我八钱银子的肉钱。农夫也悟道:我原借王艄公二两六钱银子没还,今天他用这卖牛钱

来抵偿我所欠的债。于是互相间都感到此事惊心奇怪。这事发生在明万历十七年,长者厚

,何屠户凑巧,农夫得了便宜,免得日后变畜生还债。

  【例证四】

  高邮的一个农村老翁,养了一头母猪,生小猪非常频繁,生一群又一群,日久天长富了

起来。忽然梦到原来的邻居某人说:我一年以来都在还你的债,幸亏已达到欠你的数目,只

欠一领芦席了。家人禀报母猪死了,老翁不忍心吃它,让儿子把它埋了。正在挖坑,正巧运

芦席的船经过,问埋的是什么东西,老翁的儿子回答说是死猪,船家说:不要埋,还可以吃。

用一领席换了去。儿子扛席回来,老翁询问得知,感叹不已。

  【例证五】

  长安商贩张高养了一头驴,已骑很久了。张高死了,儿子张和骑驴去近郊,才出了

城门驴不再走了,张和用鞭子抽它说:我家用了二万钱买你,不就是为了骑用你吗?驴用人

言说:怎么唯独不说你父亲已骑我二十年呢?我前生欠了你父的钱,所以变作驴来偿付,你父

骑我,我不会推辞。我不欠你的,你不应当骑我。昨天夜里你父亲与我算完了前世的债。因为

饲养我,喂养稍好一些,又增算我一千五百文的债。现有面粉行的王胡子,欠我二千文钱,你应

当把我卖给他,收一千五百文钱,留五百文钱给他充作我的口粮,以完成我作驴的期限。

和害怕得很,想把它放了成为长生驴,驴踌躇不肯前行,于是牵到市上,就有人以一千五百文钱

买了它,果然姓王。这人饲喂了几天,正值天上下雨,一次也未骑乘,而驴子死了。

  【例证六】

  镇江的刘五郎到临安贩运,到了北津桥,遇到一僧人说:

欠我二十万贯钱。五郎说:初次相逢不相识,何必开玩笑呢?僧人笑着说:今天不偿还

,明年一定得偿还。随即告别走了。过了一年,刘五郎再次去北津,另遇一个僧人说:““

欠你二十万贯,早晚须酬还你。五郎感到又奇怪又高兴。回到家时,妻子生了一对孪生子,

心里知道是两个僧人。等到长大分家,一个儿子游荡不务正业而得病,一直到死,合计医药、

葬殡,用去了二十万贯钱。另一个儿子尽力劳作成家,不久也死,合计所得也是二十万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