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即境答问 (人事篇)

善是什么?

师言:“善就是[智慧]----智是[分别智],慧是[平等慧];有了智慧,就有了善和美。”又言:“善不能以威权行之;也就是不能用善心为名,把己意强加在别人身上。”

慈悲和“善”的关系如何?

师言:“光有慈悲而缺少智慧,有时也会生出毛病来的。最浅近的例子,像当前社会上常发生善心人被骗的事,如此,慈悲不仅未能达到善的理想,反而助长了骗徒的罪行。我们要在智慧中发挥慈悲,才是真正的善。

有人问:“什么最美?什么最乐?”

师言:“[宁静最美,安定最乐!]这是习禅、修心、养性,最美好、怡悦,且最崇高的境界。”

世界上真有圆满的完美的事吗?圆满是可以追求的吗?

师言:“有始就有终,有生就有灭;物质、名利的追求既辛苦又徒劳,既无止境又无保障----从这些地方来看,世间没有什么圆满的事。然而,人性的圆满却是可以追求的。这是一个价值观的追求----因为人性、道德,都是我们可以修为、可以提升的。这使我们看到一种反求诸己的善美的境界,透过自我的修养和努力,我们可以追求到一份圆满的价值,一种完美的人生态度。”

有人问:“什么样的人最美?什么样的衣服穿在身上最漂亮?”

师言:“最美的面孔是带着微笑,微笑是世界共通的语言,爱的表现。最漂亮,最有气质的衣服,是柔和忍辱衣。”

什么是“德”呢?

师言:“德是下功夫,是有志于道;德在心里而行诸于外的就称为[德相],譬如走路、行仪......都可表现出一个人的[德相]来。德也因此是自我的教育,是内心的梳理、表现在外的行为规矩。”

年轻的女孩问:“穿衣服怎样才好?”

师言:“自然最好。衣服可以保护我们的身体,也可以表现我们的气质;什么身份,什么年纪,什么情境,都要合乎自然的穿着才好。”

又言:“穿衣要顺其自然才美;很牵强的,不自然的,也就不美了。

某大学社团负责人来访,寻问,什么叫做“造口业”?

师言:“我们所说的话句句皆实话,所说的事,句句负责任,就称[正语]。反之则造口业。开口动舌无不是业,欲不造业,则必须以无漏智慧来摄受口业。玩笑话语,或是取笑别人,也会造下不可收拾的因果啊----”

又言;“和与敬是修行最重要的事,所以身形不可违背了生活动作。对人粗声粗气,妄言、绮语、两舌,这都是在声中造业,也就是造了口业。”

为什么人对熟人比对生人,反而显得礼貌不周?

师言:“有些人不熟识对方时,大家都彼此客客气气相待,讲究套与礼节,并且和乐相处;等到彼此相处日久,熟悉对方后,就[熟不过礼],不再讲求礼节了。所以有人说:‘恨由爱起’。最初大家彼此客气时,能够相敬、相爱,等到熟识对方,讲究客套的礼节渐失时,就会生起一分怨恨之心。我们要保持最初相识时的那种客气态度,始终不渝,才是作人处世之道。”

开放大陆探亲后,许多返乡同胞,看到当地的贫穷落后,而生分别心,言语行止常露骄态。

师言:“我们回到大陆,要心存一分虔敬的平等观和道德观,不要去伤他们的心,也不要去刺他们的眼。那样清贫的生活,我们还不是曾经走过,难道大家都忘了吗?禁不住就自我炫耀,不但伤害了大陆的同胞,也将伤害了我们自己。”

青年学者问:“佛家讲[有漏皆苦],生命既在成长,自然有所消逝。是不是凡是生命,本质上就与痛苦连地一起?”

师言:“生与死本来是连在一起的。死,最痛苦的并不是死亡本身;死者已无痛苦,而是活着的人,每想到死,精神上一阵威胁的痛苦----死去的,并不只是肉体,还有爱别离苦;人生所爱的一切,都舍不得离开,而又不得不离,这是精神上最大的折磨。我们有生的那一天,就一定有死的那一刻。一般所说的苦,就苦在生与死当中的这一段人生。人生中的是是非非,是又像非,非又像是;明知云烟,总难免被眼前的人我是非牵动而烦恼。需知一旦我们生而为人,生命本身就是值得我们祝福的;应该学学林传钦这位小兄弟。人家问:‘你两条腿都给锯掉了,怎么办。’他说:‘我比脊椎受伤的人幸运得多。’你说他苦,他并不苦。”

有会员问:“我们怎么来观看这个世界才好?”

师言:“打个比方,一般人看世界,看到一花一草,是把它看在一张白纸上;真正的观者,在看到一花一草时,时把它看在玻璃上;这有什么不同呢?看在白纸上,看似一张画,但是就看不到一花一草的因缘,是隔开来,没有生命的、单独的观看。看在玻璃上,是透明的,一花一草与自然背景、天地万有仍然相互关连,处处都透着因缘和生趣;既是花草,但也不只是单独的花草而已了。”

有位青年问:“人生的路,应选择平凡平淡的好,还是冒险激越的好?”

师言:“宁取平淡。冒险是逼不得已的作为,并非存心为冒险而冒险。”

又言:“生命不过是广大宇宙中极微末的一点而已;相对来看,什么才真是伟大高超的呢?怎样才算是激越呢?不如就平淡点,脚踏实地的做人做事。”

一般人说:“理直气壮。”

师言:“理直要气[和]。”

一般人说:“得理不饶人。”

师言:“得理[要]饶人。”

若是“理直气壮”,会有什么问题呢?

师言:“我们若认为自己有道理,什么都要争到赢,这样就太刚强了,太刚强就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睦。所谓[得理不饶人],我有道理要跟你争到底的局面,因为执著于自己的理上,反而会使众生造业,这是错误的。要为众生考虑,行道时要使用权众生都能培养善业,因此需[理直气和]。”

又问:“[理直气和]怎么说呢?”

师言:“人是需要爱的,太严则冲失了爱。有理的时候,气度更要宽和,才能圆融了[爱],烘托了[理];所以做人宜[外和内正]。”

弟子:“作人做事要怎可亲才能圆融?”

师言:“圆就是圆满,待人处世要用圆的方法,不要用尖的方法。因为尖的会伤害到人,同时也会扎到别人的心。”

一位师姐表示:“日常工作常感到很伤心。”

师言:“打开心门!如果门大开,任何人出出入入,直畅无碍;反之,门窄了,任何人出入都会碰到的。”

有些人常会这样说:“师父,当我要发脾气时,想到您说的欢喜心,就会把气压下来,但却忍得好难过喔!”

师言:“就是因为还有忍的心才会难过,若能培养时时欢喜的心,放大心胸去容纳一切,自然就会起清凉喜悦心,也就不需要忍得那么苦啊!这就是一步一步的修养,如同细水长流一般,再硬的脾气、再固执的心,也都会被你的这份柔和善顺所感化。”

一位慈济委员请示:“每访问急难贫户,看他们惶然无助,不知应如何安慰之?”

师言:“应先以柔和慈言爱语,温暖其无助惶恐的心神,再慢慢建立其宗教信仰,精神有所依止,方能应付眼前困厄。我们的工作为仅对苦难众生作实质上的帮忙,于精神上的纾解更为重要;救人急,救心更急。”

什么叫做柔和谦虚的“菩萨仪容”?

师言:“我们对贫困的众生,讲话语气要轻柔,态度要谦虚而亲切;贫困的众生,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物质而已,更需要爱。爱的表现,是在于形态上。所以,不能有傲慢的表现。对他们一定要温和亲切。”

弟子请示:“如何才能宽容他人?”

师言:“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也无我不信任之人,无不原谅之人。如果我们能俱足此[三无],则能使心理健康并正常发展,而自然会宽容人、爱人、信任人。”

有位委员,端出一杯茶,杯子稍有缺口,她说道:“师父真是抱歉,这杯子缺了一角......”

师言:“除了那微末的一角之外,整个杯口不都还是圆的?每个人都有缺点,若不去计较缺点,则这个人就是很好的人。”

有人问:“应如何对待犯错的人?”

师言:“我们该像佛陀对待罪恶众生一样,原谅他、怜悯他、帮助他;人性总有善因,犯错的人其实比被犯的人,更加痛苦。”

积习未改,时常犯错的人,也该原谅吗?

师言:“积习是一种长期不自觉的习惯,和预谋的犯罪不同,自应以更大的爱心和耐心来教育他,开导他。且说个故事吧:[有位小徒弟,虽一心向佛,却总难改去他的毛病----偷;且由来已久,早成习惯。师父每回都原谅了他。某次,情况特别紧要,小徒弟竟又犯戒;众弟子无不愤慨,面陈师父,盼赶走小偷徒弟,否则大家耻与为伍,只得离去。师父回答:即使你们都走了,我也不能赶他走。因为你们都很注意修养,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唯独他,有毛病,到哪里都不受欢迎,我怎能为留下你们而舍弃他呢?众弟子闻言,大受感动;小偷徒弟闻之,亦羞愧莫名,感激涕零!遂决心改过,终能自新。]”

世界上什么人最快乐?

师言:“能原谅人的人最快乐。当你原谅一个人的时候,当下心里面的烦苦也同时消失了。”

有人请示,如何发心?

师言:“发心要发在脚底上,走得正,站得稳;不是发在口中,只说不行。”

有位青年学者来精舍小住,请示师父:“为何读书人常感苦闷?”

师言:“大家都是知识分子,文字看得多,在事理无法圆融时自会苦闷,挣扎不已。此乃仅明理而不实践之故。如放宽心胸,该作的放手去作,该舍的毅然舍下,岂有时间浪费在无谓的苦闷中呢?”

某社会工作者感叹世道日非,人心不古。

师言:“不要去抱怨现在的世间怎么样了,人心彼此的感情怎么样了;倒是应该从这里生起一种很强的想法:因为现在的社会是这样子的,所以才更需要我们去做一些什么。譬如人有病的时候,才更显出好医生的重要......这些问题,正是激励我们非得去从事一番作为不可的力量,也是召唤我们该积极服务众生、实践理想的好机缘。”

一对年轻夫妇趋前问道:“作事业应把持怎样的态度?”

师言:“以诚以正。”

又问:“但是在公司中常有很多的传言是非。”

师言:“是非止于智者。如果没有是非及人事,也就不是凡夫的世界。”

弟子:“凡夫在人我是非中常迷失自己怎么办?”

师言:“凡夫被因果所转,轮转于他的果报中,痛了就一直钻在自己的痛苦中;而圣人却以他的一分平常心去转业,痛快!痛快!快快让自己的痛苦过去,业障也被心境转过去了。”

一般人常把苦干与能干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是有所差别的。

师言:“能干的人虽然能积极从事,但难免仍有世俗的习性,能任劳却不能任怨;而苦干的人,不但尽其所能的发挥才干,最难能可贵的是能任劳又能任怨。”

有人常为负担太重而困扰。

师言:“不要担心负担多、责任重;能受天磨方铁汉,只要脚步站稳,力气是愈用愈大的。”

人应该如何面对“休息”与“工作”呢?

师言:“休息的意义,应该是换一个姿势,也可说是用另一种方式来工作,并非静静地坐着,全身不动。我们要多利用人生,我一分活动,就能多成就一分工作。”

国外回来的慈济委员在花莲静思精舍小住,随众弟子劳作,包装蜡烛。因蜡烛滑手,包装用之胶纸亦滑手,且每一包要装填数只蜡烛在内,每每不能圆满完成。师父见状即作示范,刹时而成。委员请示原理。

师言:“作一件事,先要把心放在上面,手是随著心的意念而动。要细致的,专一的,层次分明的作去;勿需贪多,先用胶纸包帖好一个蜡烛,再慢慢往上推去,因蜡烛大小一致,即可循序完成。作事、修行,也是这样的。”

静思精舍弟子在工作中,一时发现胶小用完了,有弟子向慈济功德会办公室借一瓶用过的胶水,师父路过得知此事。

师言:“慈济功德会的经费,一分、一缕,都是万众会员的珍贵捐赠,是要为济世助贫用的,分毫都不可错用。如果说临时要借用东西,如借胶水,就借一整瓶,过后尽快还一整瓶;事情清清楚楚,对会员才能交待。作事就是不能因事小而大意,分寸要精确的把握。”

一位大学教师,鉴于目前教育事业愈来愈变质而伤感。

师言:“从传统中国的礼教社会到现代功利主义的社会,师生对待的真义,都不外乎坦诚,尽本分而已。当今社会,师生关系变质,无非是附带的包袱太多、本分的掌握太少所致。”

有人说,这是我的义务;也有人说,这是我的本分。“义务”与“本分”的差别究竟何在?

师言:“在行事当中,常人觉得这是我的义务,所以不计代价去作了,如果换成这是我的本分来思考,也是不计代价的去作----然而义务是应然,本分是必然;义务有牵扯,是形式的约束;本分却是自然,是内容的充实。其间心里喜乐、个人觉知,自有不同。”

一位就读某大学研究所的义工,惑于当前手段与目的的不分的现实,请示:“手段重要还是目的重要?”

师言:“要有过程,不要有手段;要有目标,不要有目的。”

又言:“过程是本分和自然,手段是机巧与权变;目的有得失,目标,则是方向。”

会员问:“年轻人看到社会上的不公不义,免不了要打抱不平、要伸张正义,这样的想法和作法,是否妥当?”
师言:“要有一分[静观]的智慧。抱不平,喊正义,会把事情变得更复杂,更混乱;许多不公不义都不是表象那样的简单,不能操之过急,一时冲动就去喊、去伸张,也许更加深了它的不公和不义。应力求自省,想想自己做了什么,能做什么?每一个人都该尽自己应尽的本分;要有责任感,甚于正义感。人人如此,这个社会就有可能更公平、更正义。”

又问:“责任感与正义感分别何在?”
师言:“责任感是对自己的的要求,正义感是对别人的要求。责任感理性内省,是良知良能的自我奉献;正义感性外铄,是快意是非的人我冲决。”

凡人遇到不顺心的问题时,会生气,该怎么办?

师言:“应该把握自己,及时反省。生气是对自己的失责,徒然自我消耗精神体力罢了,这是内在的破坏力量,扰乱了心性,也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慧力。人生要达到[定]的境界,既要面对现实,又要不让现实影响我们心的澄宁。”

当前的交通这么混乱,毛病究竟出在那里?

师言:“如果人心能够好好沟通,车道上就能好好畅通了----可惜上上下下,每天都是你争我霸的,大家何尝有平静的心灵来互相沟通呢?”

又言:“马路上东挖西补的,常常滞碍难行,没有长远的、完善的方法,交通问题自然就时时交而不通了。”

问:“什么是[沟通]?如何与人沟通?不同习气,不同生活背景与知识程度的人,能否沟通??/P>

师言:“以现实来说,观念、目标、习气相近的,比较容易沟通。但是起点仍在个人。要先能心思平静,先能倾听;先有了可以捐弃自己成见、虚心接受别人想法的胸襟和智慧,才有真正的沟通----故所谓沟通,不是要人家和我沟通,是自己如何去与人沟通的问题。要别人退一步,自己进一步,不是沟通,只是说服。”

弟子:“我知道我有很多缺点,我会慢慢改啦!”

师言:“你要慢慢改,那干脆不要改!人生无常,有多少时间可以慢慢消磨。”

弟子:“师父,为什么其他作错事的人都不必改,老是我在改呢?”

师言:“想要成佛的人就要改,不想成佛的人就可以多多与人计较!一念觉即佛,一念迷即凡夫。”

或问:“[听时思悟,境来思迷]应如何克制?”

师言:“应提起毅力、决心,立[不二过]之志,随时惕厉自己;有勇气即可精进。”

为什么人生命有贫困?

师言:“我用心追其根源,发现多数是由病而贫。只要有健康的身体就能工作,即可以平平静静过日子;如果遇到病苦,有时一个小康的家庭,就会因此渐渐被拖垮了。这也是看病功德第一的道理。”

有问:“护理人才的重要性何在?为何要在以白衣大士的精神为主导?”

师言:“扩理人才是医疗极重要的一环。人们生病时,七分身病,三分是心病;再好的医生和药石,仍需经过护理人员的关心照拂,才算完成。因此,护士除需专业训练的精良外,还得焕发出观世音般的白衣大士精神----一分人伤我痛的慈悲和一分救苦救难的决心;表现在外的,是那种无限的温柔与关怀。”

有位少女问男女之情,如何才好?

师言:“要专,要规规矩矩。”

又问:“专情,私情有何不同?”

师言:“私情是占有,专情乃真诚;私情不执手段,专情宁见对方幸福。”

某先生为情所苦,问:“人能断情否?”

师言:“情实难断。菩萨道是觉有情,未尝断情;佛陀的爱透彻无染,亦未尝断情----私情私欲,使众生痛苦;只有大爱长情,才能使众生超脱痛苦。”

现在的孩子受尽宠爱,仍觉不足,该怎么办。

师言:“父母要制造机会让孩子亲自参与家里的工作;爱不要太溺,要多用智慧,多作启发和开导。倒是对外人,一般人或众生,应发挥为人父母的爱心去对待、关怀、与付出;这样孩子也支慢慢了解到爱的真义。”

有位社会工作者困惑地问:“尝见友人献身于社会服务,热心公益,而对自己家人却无暇照料。像这样爱尽天下人独忽略最爱自己之人,感觉上似乎不对吧?”

师言:“不是[似乎不对],是真的不对。”

有委员请示:“当一个人付出爱心帮助贫困的众生,就应该存着什么样的心理?”
师言:“不为任何代价、不为任何回报而付出,则能够得到更真、更善、更美的境界。”

慈济某委员一家皆去法院见证,愿捐献器官。

师言:“能看透爱与生命,无占有心,即是菩萨爱。”

弟子问:“那处方有永恒的爱?”

师言:“当向虔敬里寻,当向最初里寻,当向宗教里寻。”

有媳妇对师父说:“我对婆婆已经够好了,但是她仍对我不好。”

师言:“婆婆对你不对是她的事,但是对婆婆好是你的本分事。要知道你的一举一动,晚辈都在看着、学着。既然对婆婆已经好到九十九分,只差那一分,那就给她满分吧!”

公婆应该如何看待媳妇?

师言:“子女结婚,不是出嫁一个女儿,是多了一个儿子;不是娶进一位媳妇,是多一个女儿。”

会员请示媳妇相处之道。

师言:“对公婆好,使他心情好不生病,就是为人子媳的福;不顺公婆惹他生气生病,照顾看护哪样少得了你?要互相祝福关怀。到市场买菜,不要只想到孩子喜欢吃的东西,而没想到婆婆喜欢吃什么。凡事要有一分恭敬心。”

弟子:“要怎样管教孩子才算恰当?”

师言:“生养子女就如何种树苗。树苗植入土里刻意加太多的水和养分,根会很快腐烂,因为大自然本来就有充分的水和阳光、空气,自然会培育它。孩子也是一样,父母生他,即是天地养育长大的;过分溺爱孩子,反而害了他。”

常有父母为孩子吵架而烦恼。

师言:“那只是一种游戏;是孩子们社会经验的开始,他们并不一定认真是在吵架。父母不必去加重这种意识。”

孩子不乖,不读书怎么办?

师言:“其实,父母对孩子只有义务,只说责任,没有权利;要多为孩子种福,以母亲的心怀来爱众生,以菩萨的智慧教育子女,不要太为子女操心,这样无形中会加重他的业。”

有年轻女子因恋爱受家长阻挠,颇多波折后,男方另娶,少女心意憔悴,顿思出家;家长虽懊悔,却难以劝说。乃领见师父,请开导。

师言:“出家是一辈子的事,和女孩子出嫁一样,都要非常非常的慎重。出嫁,不该是激情、冲动的决定;出家,尤其是清静澄明的坚定抉择。然而出嫁是走入另一个家庭;出家则走入了如来家,要挑起如来的家业;这如来家业等于是挑起普天下的众生啊----和在家人可全然不同了。这个承担既重又远,万一承担不起,不是更苦吗?要仔细想清楚,不要在感情波折、烦恼不安的时候下这个决定。”

又对家长言:“培养子女是家长的责任,但不能施以权威;不能因为是家长,就要子女处处都得从自己的意----这样的爱,太苦太严,连爱本身都受了伤,岂不失去了痛惜子女的本意。”

有位医学教授,认为看病功德第一,所以儿子考大学,一定要儿子填医学院为第一志愿,儿子志不在此,不愿照填,父亲吩咐家人一定要盯着儿子这样填写。

师言:“固然我们知道医生的功德很大,父母也希望儿子走最好的路,是善意的;然而为人父母,还是以开导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兴趣较好,不能以指令强加在子女身上,反倒苦了孩子。虽然是以善出发,却不一定就能结出好的果实。父母应以宽柔的心胸、智慧的眼光看待子女,让子女走他愿走、能走的路,才好。”

民国七十二年新春,会员探问师父的新春愿望。师父的三个愿望是:

一----不求事事如意,只求有充分的勇气面对现实;

二----不祈求身体健康,只希望时时有一股智慧充足的精神、一分不转退的爱心;

三----不希望减轻负担,只要求有更大的力量,来担当在这个世间所该做的事情。

第二篇----即境开示(宗教篇)

问:“什么才是生命中最踏实的力量呢?”

师言:“一个人钱再多,总带不去;才华再高,也不能保障他一生的稳定;现实生活中,一切都是那么虚幻,漂浮不定。什么才是生命中最踏实的安定力量呢?这就必需要到生命的终极关怀中去寻找了。只有在这里,当一个人有了生命的终极关怀,不管在什么环境下,遇到什么困难,总会循著一定的宗旨和方向,安然前行,像航海中有了指南针。”

某报记者感叹说:“为何我一直为工作忙碌,为事业而栖栖遑遑,努力不懈,却又常常觉得很空虚?”

师言:“要先找回自己。否则像浮萍无根,纵使处处用力,时时用心,到头终是一场空。”

又问:“如何才能找回自己?”

师言:“归根结底仍是宗教。以宗教的精神为中心,便能有定力,不致被世间的人我是非所蒙蔽。”

某居士因为儿子信了基督教,十分懊恼。

师父开示道:“你该为他高兴呀----有信仰比没信仰好。”

有委员一心向佛,妻子却是虔诚的基督徒。请示:“各种不同宗教,今天应如何相处?”

师言:“宗教要像个大海,不管江水、河水、溪水,什么都可以;所谓万流归宗,我们一定要有这种涵量去包容他、欣赏他、爱他。只要自己行得正,谁说谁对都不要计较,切莫要说:‘我对,你不对’。”

有学者道:“常觉得社会不公平,自己责任很重,压力很大。”

师言:“人生观不同,心态亦将不同。同样能明辨世间善恶是非,无宗教信仰者,抱持不平之心,济世之志愈大,压力就愈大;有宗教信仰者,亦欲普渡众生,然其善尽本分,责任虽重,心态却很宽柔。”

问:“无论是宗教人物或政治人物,都认为他们自己的理想是好的,是可以为众生带来幸福的。这其间有差别吗?”

师言:“真正的宗教超越了功利,政治人物却是要建立功利,这中间当然有差别----而且相差很大。”

某先生真切的表示:“对于佛教,心中有一连串的问号......”

师言:“佛教者乃担如来家业,引人们智信而非迷信。常听有人求消灾,以为拜佛,佛会保佑。其实,学佛拜佛乃以佛教浩瀚教义,来启发人们智信良知与良能,看得开放得下,即有心力向前时。总而言之:信仰乃先启发自信,再来引渡别人的良性。”

青年诗人初访精舍,问道:“信佛的人和不信佛的人,在生活或道德的实践上,有无差别?”

师言:“信佛和不信佛的人,基本上没什么差别。他们都是人,拥有人所共有的本性与善心。即使不信佛的人,只要发挥他的本性与善心,也一样会做好事----但在信佛的人中,没有[学佛]的人和[学佛]的人,就有差别了!学佛的人必须一心效法佛心佛行,以救人救世为己任,常常会舍身就道,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学佛的人则比较不能摆脱自身利害的考量,常会在有意无意间仍透露出各德以求庇佑的心愿。相对之下,学佛者的行善是无所求的,正如佛陀是为众生成佛,而非为了自己成佛啊!”

有位女士因丈夫被崩土掩埋年余难捱沉重压力,要求遁入佛门了脱烦恼。

师言:“家中群幼尚须母亲抚养、教导,此时如撒手不管则对于子女失责,再则更加加深自己的业障;理应于家中尽一分母亲的天职。”

现代人往往神佛不分,以为佛即是神。

师言:“佛不是神,大地众生皆有佛性。佛陀乃超凡入圣,自觉觉他的最尊者,真实人生的引导者。”

弟子:“为何要将佛圣化,而不可神化?”

师言:“神鬼同道,因为他还有嗔心在,所以还会随业转于三界内。而佛菩萨疼爱众生,如母之爱子,无怨无求;因此佛是圣人而非神,神离人很远,而圣人随时在我们周围。”

弟子问:“佛教徒有三类,一是学佛的人,二是拜佛的人,三是信佛的人。到底那一种人是正确的佛教徒呢?”

师言:“学佛的人才是。我们要学佛的信心、学佛的毅力、学佛的勇气,学佛这份牺牲小我的伟大精神。”

有些人会说:“师父,我很想学佛,但是识字不多,要学念经实在很难啊!”

师言:“佛陀并不是要我们把他所说的教法当成文字经典,只用嘴吧念念,而是要把它拿来当路走。佛陀讲经其实就是在讲道,是指引一条路让我们走,所以我们应当[精勤而行之],才是真正地[学佛]啊!”

弟子问:“为什么现在我们觉得佛法很常深奥呢?”

师言:“若在往上推溯到佛陀的时代,佛法并不是那么深奥的,而是真正平易近人,浅显易懂的教育,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做人的道理而已。因为它源远流长,经年累月下来;又因国人们对其尊仰崇敬,难免有各种精深的或奇特的描述。若能抱持着佛教是日常生活心灵教育的心理,那么进入佛门之后,就自然能得到佛教的人生真谛了。”

弟子:“学佛者常跑道场好不好?”

师言:“有些学佛者心态如海水,内心常自起波澜,自作烦恼;有人在一开始接触佛法时,即迫不及待的拜佛、念佛,对佛法的真正意义却不去探究。学佛应该将佛陀所教导我们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直心是道场,正心是道场,深心是道场。”

弟子问:“什么是经,为何要念经?”

师言:“[经],即是[道],[道]即是[路]。念经就好比看地图,记下了地图中的名称、方向,按图索骥,我们才知道就应该遵循的方向。”

某委员请示,到底要如何听道,才能够摄受佛法

师言:“心不专则闻不入;心念不专一,即使听再多的法也听不进去。大部份的人都是一耳听,一耳漏,这叫做有漏。要靠耳根听,然后专心摄受,这称为无漏。用无漏根来听,才有办法摄受佛法。”

会员问:“捐血也是一项孝顺父母的功德吗?”

师言:“我们的身体中,每滴血都是父母给的,捐出一滴血来救人,就等于是在报答父母的恩德。想想看,把父母给我们的、流在我们体内的血,输到别人的身上,救人的生命,这是多么的神圣----这不就是父母的功德吗?”

一位妇人问:“诵经真有功德吗?”

师言:“有人以为只要念经,佛就会保佑创他,为他消灾,这是错误的观念。要知道众生浑沌,时常迷失而误入歧途。佛陀讲经说法时,即是要指导我们人生的去向。”

有弟子问:“念佛号意义何在?”

师言:“世间人念[阿弥陀佛]佛号的,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层次,有上根上智慧者,也有智识不足的。上根上智者,只消一句[阿弥陀佛],即能从中吸收无量无边之道,体悟佛心;智识不足的,一时无法了解经中的道理,所以也要勤念[阿弥陀佛],以求消除罪业,澄思定心。”

有人问:“常听人一定要念几万遍佛号,方可往生西方?”

师言:“他是一直在数念几遍,心念一直在数字上,而非放在佛号上。”

弟子:“听说诵三千卷金刚经可以破名相?”

师言:“能够破名相四句偈就可破,若不能破,诵一万卷金刚经也没有用!”

一位会员,一坐定即说:“请师父看因果。”

师言:“我不会看因果,但我们要注意因果。”

有人请示师父:“因果与环境有关系吗?”

师言:“因果乃业力所致,但会牵连环境。”

又问:“可以改变吗?”

师言:“不仅要有毅力还要有一分善缘。”

一位师姐问:“何时运才能通?”

师言:“日过运即通,日日欢喜过,即得心自在。”

常有人问:“人为什么会不得自主,如痴人任凭环境摆布,被命运安排呢?”

师言:“只有凡夫才会被命运[业力]安排,圣人自能安排命运的。如何安排命运呢?必须用信心、志愿及智慧力,坚毅地去破除烦恼的恶念,则智慧生,而业力随转!一切即能解脱自在。”

有些人常问:“算命有用吗?”

师言:“命理是有的,但不能迷信。一般人所说的命运,或是运气,也就是佛教中所说的业力;既然相信业力,自然就会有命理。但是,佛教中有句话说:[一切唯心造]。凡夫受命运所操和纵,而圣人却能操纵支配自己的命运。”

一位旅居国外的女士,专程前来问:“母亲常去算命,问运气。”

师言:“有一分正信、正念,本身可以转命运,我们的贫户个案中很多是算命的。”

有人为事业不顺,身体不好,而怀疑家中神位不对或有所冲犯

师言:“佛门讲定业因果,只要心安处处皆安,心安即理得。在佛教中任何方位都是好位子。”

有人为算命之言,笃信而依行,惟恐犯忌。

师言:“佛门中不忌这些,佛教谈精神超然,立即气盛。在佛门中,日日月月都是吉祥时。”

某居士问:“一般民众所信仰的法术神通与佛教有关吗?又一般对深入信仰者谓之迷,是吗?”

师言:“法术是鬼道,不是佛教,亦非道教。至于[迷]字看人们如何信仰,一般社会人士,心念惶恐,对事物无法全心信仰,乃取信于签诗交杯,并无真正深入教理。佛教乃是改革人生提倡科学,而非只是拜拜的宗教。”

一位自称为佛门幼稚生的男众来请法:“真有灵魂吗?”

师言:“迷者为灵魂,觉者为觉识。”

常有人问:“应如何修行?”

师言:“在一念之间;就注意在外境来时的一念之间。”

有人以为自己修持得很好,但是碰到一点小事就起烦恼心。

师言:“凡夫心容易起波澜,即是[八风](注)吹不动,微风吹动了。”

(注:人生[八法]如八种风,分别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或问:“师父,修行和修养有什么不同?”

师言:“修行就是修心养性,每个人的习气不同而佛性却是一样的,修行就是要好好保持这份善良的本性,所以修行也就是修养。”

年轻的佛学院学生问师父如何修持。

师言:“我每日即是人生道上的一页,过眼的每个人,每句话都是页中的字字行行。在人生中得佛法,而非在佛法中得人生。”

有二位年轻的比丘尼来精舍,他们问:“法师啊!在您修行的这条路中,有否碰到困难的事?”

师父反问他们:“什么叫做困难?我从来没有时间去想到困难。”

又问:“在人与人之间,你的心难道没有障碍吗?”

师言:“修行是我们自己心甘情愿的。就是因为要脱离人我是非,才需要修行,如果修行的还要去招惹人我是非,那又何必修行呢?”

某先生喜欢参禅。

师言:“参禅不光是坐在那里而已;行住坐卧,担柴运水无不是禅,我们要行禅,不是坐枯禅。”

另有一委员曾问:“何谓禅?”

师言:“吃饭专心吃,作事专心作;心无旁骛,即是禅定。”

有人问:“为何要持戒?”

师言:“人之所以痛苦,惶恐,不安,是由于犯了错的罪恶感所致;持戒就是要防患于未然,守正于日常生活之中,形成规矩,自可避免犯错。”

有人说:“我心好就好,又何必去修行呢?”

师言:“你的心好有谁知道呢?真正的心好,应该是要受过一番洗练,练得非常自动、练得没有一丝一毫的考虑,马上伸出援手去扶助别人。修行因此就有必要了。”

有人学打坐,坐到整天都有人在耳边跟他讲话,听一些别人听不到的声音,以为这就是[天耳通]。

师言:“真正的天耳通是远离一切烦恼杂念,和不清净的言语;不但不听是非,而且能把是非转为佛法,当作教育,所听的全是清净法音,这才是真正的天耳通。”

很多人以为具有[神足通]的人,能日行十万八千里,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事。

师言:“真正的神足通,是世间的路我来走,条条皆通。只要我们能秉持光明正大的心理,抱着诚正的态度待人接物,则天下无难事;既然天下无难事,当然也就道道皆行得通了。”

别人在想些什么,具有[他心通]的人真的都知道吗?

师言:“只要我们能抱着坦诚的心意,体谅他人,事事为别人设想,那么别人对我们就无任何隐瞒,如此我们又怎会不了解他的心思呢?”

所谓[宿命通],就是洞悉过去,了解现在,预知未来。

师言:“我们想要知道过去未来,其实现在就已能一清二楚了。有句话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这岂不是明显的告诉我们过去和未来了吗?”

那么,[无漏通]呢?

师言:“学佛不要想求神。最重要的是要能把烦恼断尽,在接受佛法之后,能身体力行,能发挥菩萨的精神,这种[无漏通]才是真正我们要求的。假如能修到无漏通,自然也就能心通,能心通当然万事皆通,那又何必盲目的去追求神通呢?”
(下篇完)